耶穌在耶路撒冷事奉中提及以色列人將失去在神救恩計劃中的獨有地位
《馬太福音》二十一至二十五章記述了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的事奉與教導,當中介紹了耶穌是君王(二十一5),祂以謙卑君王的身份進入耶路撒冷。祂坐在寶座上,以榮耀人子的身份審判世人(二十五31)。這展示了耶穌基督在世如何放下自己的尊榮來服事人,並預言祂將如何以榮耀人子的身份再來,審判萬民,這信息為教會帶來極大的鼓勵和盼望,也給歷世歷代的信徒帶來無限的安慰和期待。另外,經文描述耶穌基督和當時耶路撒冷的領袖展開了全面的衝突(二十一23至二十二46),耶穌以兇惡園戶的比喻來針對祭司長和長老,指出他們歷來抵擋神所差來的使者。他們因沒有結出信仰的果子,以致不能作稱職的牧人,所以要遭受神的審判和懲罰。因此,耶穌告訴他們,神的國要從他們那裡取去,賜給那結果子的外邦人(二十一43),意思就是神的國從以色列奪去,交給那些能夠結果子的外邦信徒,以色列因而失去了在神救恩計劃中獨有的地位。
誰來赴神國的筵席
耶穌又用比喻,以婚宴來描述以色列人如何回應神對他們的呼召,以及以色列人為何被棄而外邦人能蒙召。耶穌用婚宴來形容天國的來臨,當中,神的子民都獲邀享受這筵席。以色列人是神的選民,他們是第一批獲邀的人進入筵席,但他們不肯來,也不理會,更甚的是,其餘的以色列人抓住王的僕人,淩辱他們,並且把他們殺了。這比喻暗指以色列人歷來違背神,虐待先知,甚至殺害神的兒子(二十二6)。經文描述王發怒,故派兵消滅那些兇手,焚毁他們的城,此處預言耶路撒冷在七十年後遭羅馬軍隊焚毁(二十二7)。經文繼而描述王叫僕人到大路口,凡遇見的,都請來參加婚宴(二十二9),可見以色列人因抗拒天國的來臨而最終被棄,神的呼召和救恩因而臨到所有人。儘管如此,經文提到沒有穿上婚宴禮服的人要丟到外面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這比喻的意思就是,福音雖然臨到外邦人,但當中沒有因著真正信靠基督在十字架成就救恩的生命,即是說他們與福音不相稱,沒有因蒙召而帶來生命的改變。這提醒了信徒,能進入天國是神所賜的恩典,但必須要有生命的改變,並按著天國的要求生活,否則要被拒諸天國門外。
末世與主的再來
馬太在二十四章提到耶穌和門徒談論末世的問題、末世來臨前災難的起頭、末期來臨前災難的增加及災難到來的情景等。當中,耶穌告訴門徒,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向萬民作見證,然後結局才來到。「天國的福音」就是神藉著耶穌的來臨而拯救罪人。祂將使命託付於門徒,要他們在大災難中不但要堅忍,保持信心,也要「向萬民作見證」,展開普世宣教使命,將福音傳遍天下,直到主再來。二十五章提到,人子降臨時會得到威嚴、光輝的榮耀,並且有天使陪著,祂以君王身份坐在榮耀的寶座上,萬民聚集在人子面前要接受祂的審判(二十五31-33),包括信與不信的人,經文用了綿羊和山羊來比喻義人和不義的人將要分開。凡是作在最不為人注意的信徒身上,就是作在主身上。若信徒尊重主內肢體、愛護和服侍他們,將來就必得到主的獎賞。沒有將善事作在弟兄身上將要進入永刑,這是耶穌談及普世性的審判。
~ 待續 ~
相關文章:
從馬太福音看普世宣教使命 I
從馬太福音看普世宣教使命 II 從加利利開始
從馬太福音看普世宣教使命 III 救恩計劃中的地位
從馬太福音看普世宣教使命 IV 救恩的失去與得著
從馬太福音看普世宣教使命 V 成就救恩及頒布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