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2 月 13 日

1207
分類:信仰百題

醫遊人

醫遊前傳 (上) 從微小的夢開始

心中就是有個夢

小時候,大概五六歲吧,我就愛在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做夢。對呀,是睡前做夢,不是睡著做夢,身體躺在床上,腦子就漂到很遠的地方。做夢的內容算不上天馬行空,也沒有飛天遁地,但常常會出現一些貧窮落後的環境,我就在那些地方工作,也與當地人和同行的工作人員一起生活。有時候一起唱歌玩耍,有時候一起處理緊急狀況。想著想著,有時候得花上個多小時才肯睡去。不久,我就意識到夢中的自己是一個醫生,在不同的窮鄉僻壤醫治病人。這些反覆出現的畫面伴我成長,在無數的晚上帶給我精采的期盼!就這樣,做一個醫生的志願便深刻地種在心裏。

不能只是一頭勁

一轉眼,我便朝著心中的這幅圖畫完成了醫學院的學習。滿心以為只要是醫生就可以參予志願醫療工作。打開招募人員的網站才發現他們要求的相關專業一點不低,一般都需要有專科醫生的資格。即使如此,我依然「膽粗粗」遞上了申請表和推薦信。沒多久,我就收到電話… 只是,也沒幾個簡單的問題,我就被技術性擊倒了。

「你有參與過類似的海外活動嗎?」「沒有⋯」
「你除了內外全科醫學士的資格外,還有什麼學歷和技能嗎?」「我剛剛畢業,還未選好專科呢⋯」
「你有試過一個人生活嗎?」「大學的宿舍算嗎?⋯」
「你有到貧窮地區探訪或旅遊的經驗嗎?」「去過最窮的應該算泰國吧⋯⋯」

說到這裏,我真心慶幸這是一個「電話面試」,那個年代沒有facetime,也沒有Zoom 之類的先進科技,才讓我那羞紅的臉不被發現。電話另一端的職員很友善地鼓勵我要好好繼續裝備自己,以後還有很多機會。

好好裝備作回應

從那天開始,我明白到做醫遊人並不只憑一腔熱情,亦該有專業和生活上多方面的體驗。因為在資源不足的環境下,知識、技術、應變能力和心理質素都是關鍵的,是確保隊員和病人安全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後我在外地接受了麻醉專科培訓,帶著小時候夢裡的那幅圖畫好好裝備自己,一直到培訓完成後才正式投入醫遊人的生涯。

回想起來,這一切的開始都是來自微小的夢。是幻想?是理想?是異象?抑或是召命?無論如何,那是一個微小的聲音,它呼喚我,我便回應,且盼望,我能繼續用生命去回應!

相關文章:
醫遊前傳 (下) 與神與人同行的「麻醉」
醫遊未盡-戰戰兢兢
醫遊未盡【兔唇裂顎-產前檢查】
醫遊未盡【兔唇裂顎-恩典的記號】
醫遊未盡-身造的人 · 新造的人
醫遊未盡-開你的耳朵
醫遊未盡-金銀我都沒有
醫遊未盡-五十年代的國度(上)未被遺忘
醫遊未盡-五十年代的國度(下)經典麻醉藥
醫遊未盡-用力吹吧
醫遊未盡-一粒螺絲釘
醫遊未盡-獻上微小 愛倍增
醫遊未盡-你為什麼到這裏來
醫遊未盡-手術之後 麻醉以外

醫遊未盡-多走一步
醫遊未盡-信心交託
醫遊未盡-愛.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