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次提到崇拜是建基於對話的關係,會眾透過聚集將注意力轉向神,然後透過聖道聆聽神的話。四疊崇拜的第三部分就是透過主的聖餐回應聖道,而基督教崇拜的核心就是聖道與聖餐。雖然現今教會不會常常守聖餐,但聖餐屬於整個崇拜聚會的自然一環,而且有三個常用詞語,就是「主餐」(Lord’s Supper)、「感恩聖餐」(Eucharist)及「共融聖餐」(Communion),後兩者一般譯作聖餐。(詮1)
主餐 – 新的聖約
「主餐」可追溯至逾越節的晚上,也就是耶穌受死前與門徒一同分享的「逾越節晚餐」– 我們所熟悉的「最後晚餐」。逾越節晚餐原是記念耶和華的救贖,祂拯救以色列人脱離埃及為奴之地。在西奈山,摩西將祭牲的血灑在百姓身上(出二十四8;亞九11),以血立約,象徵耶和華成為以色列的神,也象徵他們成為神的子民這種不變的關係。
根據申命記十六章3節,以色列人領受餅,以此記念在埃及為奴的困苦經歷。耶穌在「逾越節晚餐」中設立餅和杯,以代表「新的聖約」。他的四個動作包括拿起、祝謝、擘開和遞給會眾 — 設立「餅」象徵耶穌在十字架上破碎的身體和受苦所帶來的救贖;「杯」象徵耶穌的血,為多人流出,使罪得赦,以成就祂來到世上所施行的拯救(太一21)。耶穌稱這約為「新約」(路二十二20),也是永約,就是藉著祂一次的流血,成就了永遠贖罪的根源,也成立了新的和屬祂的子民群體。
耶穌在最後晚餐當中,命令跟隨者吃那餅(祂的身體)以及喝那杯(祂的血),以此記念祂(路二十二14-20)。使徒保羅也確認這禮儀的地位(林前十一20-28),因此,第一代基督徒差不多天天見面,記念耶穌受死前一晚所設立的主餐,以回應耶穌為他們所作的犧牲(徒二42、46)。他們一般都在莊嚴兼帶著深刻反思的氣氛下舉行主餐,以集中記念耶穌的受死,也藉著主餐時間去認罪,體認耶穌的受苦。
至於「感恩聖餐」和「共融聖餐」,我們將在下文繼續介紹。
詮1 卓俐 (Constance M. Cherry) 著,劉凝慧譯:《建構崇拜:平衡聖經與文化的設計藍圖》(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17),頁145~1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