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1 月 10 日

515
分類:講道摘要

Seeking

王子的盛筵 I

經文:太廿二1-14

印象中,近年比較深刻的一個王子婚宴,要算是2011年英國威廉王子(英女王的長孫)的婚宴了。在大婚之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舉行婚禮的地點 — 西敏寺大教堂,隆重瑰麗的儀式由西敏寺修道院院長主持,之後,一眾皇室成員便前往白金漢宮午宴,然後在白金漢宮的陽台上接受群眾祝福慶賀,到了傍晚時分,威爾斯親王便以主人家身分,在白金漢宮舉行私人晚宴及舞會。

全日各大盛會典禮所邀請的嘉賓眾多,共有三份名單

第一份名單約有1900人,是參加西敏寺婚禮儀式的嘉賓;

第二份約有600人,是在白金漢宮午宴的嘉賓;

最後一份約有300人,是出席私人晚宴的嘉賓。

而為表所邀賓客的尊貴和主人家的重視,所有邀請函均在兩個月前,以女王的名義發出。

這些名單包括:皇室成員、外國皇室/領導人 ⋯等等。這正是讓我們體會到在《馬太福音》中國王筵席的情況。

首先,我們要留意,新約聖經總共有兩處地方記載天國筵席的比喻,一處是馬太福音娶親的筵席(廿二1-14),另一處是路加福音的大筵席比喻(十四15-24)。二者皆以筵席為題,同樣講述有人拒邀不赴筵,主人同樣以他人代之,所以,我們常常把這兩個比喻混為一談,可是事實上,記載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這兩個有關筵席的比喻,根本是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講的兩次獨立講論,只是內容有某程度的相近而已。

馬太福音廿一23「耶穌進了殿,正教訓人的時候,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問他說:『你仗着甚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

在這裡,耶穌宣講的地點是在耶路撒冷聖殿中,對象是祭司、長老。當時,這班宗教領袖已經密謀要除去耶穌而後快了。

而在路加福音的比喻,則是在耶穌最後一次往耶路撒冷之前,在一個法利賽人家中吃飯時講的,對象是一眾要窺探耶穌的法利賽人。

~~~~~~~~~~~~~~~~~

我們今天講論的是馬太福音娶親筵席的比喻,我們會從它的大綱結構開始逐一查考。如上所說,這段經文不同於路加福音所記的那一次,可是,作為文化背景上的補充,我們仍會在往後的講解中提及路加福音的大筵席比喻的。

大綱結構

太廿二1-14 中的14節經文正好可在中間一分為二,而每段又各有兩個小段 —

1)  王擺設娶親的筵席,被召的人拒絕赴席 (1-7節)

a) 王擺設筵席,邀請被召的人(1-4節)

b) 被召的人拒絕,王的反應(5-7節)

2)  王另召別的人來赴席(8-14節)

a) 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8-10節)

b) 未穿禮服的賓客被王趕到外邊(11-14節)

~~~~~~~~~~~~~~~~~

耶穌用比喻對他們

廿二1-2 「耶穌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為何經文以「『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呢?原來,如前所說,當時耶穌已在耶路撒冷聖殿中,經文從廿一章開始,就記載祂以幾個比喻教導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廿一23),所以,到了廿二章,經文就以「又」來表示耶穌繼續用比喻來向「他們」說話。

從經文「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聽見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著他們說的。 」(廿一45)中所見,「他們」-即耶穌說話的對象/聽眾是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也加上當中的法利賽人。

「一個王」所指是誰?他「兒子」所指的又是誰?

耶穌一開始提到「天國好比一個王⋯」,對於當代的猶太人(尤其這班宗教領袖而言),「天國的王」不容置疑一定是指耶和華神;但「他兒子」呢?以我們來說,就一定是指神的愛子主耶穌基督,可是對於當時耶穌說話的對象呢?他們 – 祭司長、民間的長老和法利賽人 – 就未必知道是指向誰,甚至他們一定不會認同是指向耶穌這人。

「他們的不認同」或許就是耶穌要連講幾個比喻的原因之一,那麼,在廿一章所記的是什麼比喻?與今日所講的比喻有甚麼關聯?

原來,在廿一章,耶穌先講了兩個有關葡萄園的比喻,然後在廿二章,又加上這個王子娶親筵席的比喻。這三個比喻中的寫作模式,及在廿一章中祭司長質問耶穌「權柄」的由來的記載等,都是把廿二章這個比喻解碼的鎖匙,且聽下面一一道來⋯

~ 待續 ~

相關文章:
王子的盛筵 II
王子的盛筵 III
王子的盛筵 IV
王子的盛筵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