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經文:太四 1-11 和合本
馬太福音1-11節的經文結構 是十分直接清晰的。
A) 四 1-2 引言及背景
B) 四 3-9 魔鬼的試探
3-4節 1st試探。曠野。回應 : 申八2-3
5-7節 2nd試探。耶路撒冷、殿頂。回應 : 申六16
8-9節 3rd試探。最高的山。回應 : 申六13C) 四 10 結束
福音書作者的特別心意
如前文所述,當我們進一步看這結構時,我們會發現第三個要留意的地方,就是:
若幾本福音書中提及耶穌受試探是同一件事,為什麼馬太福音寫受試探的「地點」和「次序」,與路加福音四1-13的不同?莫非「次序」是沒有所謂的?又或是相反地,讓我們看到一些值得留心的重點。
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
所記載受試探的「地點」和「次序」太四1-11
第1次 3-4 曠野
第2次 5-7 聖城殿頂
第3次 8-9 最高的山VS
路四1-13
第1次 3-4 曠野
第2次 5-8 高山
第3次 9-12 聖城殿頂
我們可以如此理解:按整個馬太福音上文下理的觀察,你可以說馬太用地理上高度位置 (Altitude) 的準則,去安排三個地點的次序,即是由曠野 (low) 去到聖城殿頂,以至上到最高的山上去 (highest)。馬太將耶穌受試探的最後地點放在高山上,在那𥚃他們猶如君臨天下,可以看到萬國、看到「大地在我腳下」,因而凸顯出得勝試探後的耶穌,乃是君王的地位。
其實馬太福音自耶穌受試探之後,從登山寶訓的講道起,乃至最後被釘十字架/三天復活,並「得到國度權柄榮耀的日子」為止(太二八18),一氣呵成地強調了「耶穌是王」– 天下萬國、萬民是屬於祂的 — 因此「萬國與萬國的榮華」又何須乞求魔鬼的賜予?
路加福音呢?
我們留意到在路加福音的頭尾兩章(即第一章跟第二十四章)有特別的安排:路加一開始就記載在聖殿作祭司的撒迦利亞,亦即施洗約翰的父親;而最後則記載耶穌在耶路撒冷顯現,然後讓門徒留在城𥚃面等候,其重心在聖城耶路撒冷、在聖殿。之後,路加寫的使徒行傳也同樣以聖殿為起點,如此刻意安排,讓讀者了解:
福音從猶太的中心(聖殿)往外推廣到地極的事實,故此這正解釋了為何路加將耶穌受試探的高潮放在聖殿的殿頂上。
(這樣看來,對觀福音中的《馬可福音》,作者會否也有其不同的強調點要我們注意?你會否也可循不同記載中的相同/不同處,找出馬可福音短短的記載中獨特的心意?這就留待大家自己去發現啊!)
~ 待續 ~
相關文章: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I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III 在缺乏中堅信神必引領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IV 身分特權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V 是誰作主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VI 扭曲神的話來支持自己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VII 情感勒索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VIII 一步到位的捷徑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IX 以順服神來回應
面對生命中的試探 X 謙卑靠主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