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經文:路十二13-21
路十二15 和合本
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上文提及耶穌叫我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貪婪,而在聖經中,也經常叫我們要防避誘惑、認清罪的後果…,所以,千萬不要高估自己,及低估罪惡的威力和所帶來的禍害,因為我們對罪與各樣傾向犯罪的惡念都有想像不到的「適應能力」。那麼,我們又應如何看待財富?
人要如何看待財富
其實,耶穌立時為我們要「謹慎自守」 給了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意思是,我們的生命「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財產。若是如此,人又應如何看錢財、物質,以至不陷入「貪」的網羅之中?
「貪心」(Greed)是希望得到「更多」(More)的一種慾念,而在舊約中,「貪心」跟「拜偶像」往往是同出一轍的,因為人對事物貪多慕得,就是表達他並不以敬拜「獨一」真神為中心。
在新約,如在羅一 29、林前五10-11,也提醒信徒要切切逃避「貪婪」,而這個罪,正與淫亂、勒索、凶殺、邪惡同列,於教會傳統的「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中,名列第三。
教父亞奎拿(Thomas Aquinas)也如此界定「貪心」:「貪心是背向神,是得罪神的罪,因為貪心將短暫的東西代替永恆的主宰。」
文藝復興詩人但丁在其「神曲」中也這樣寫到:「貪心是過份熱衷於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
你看,「貪婪」原來挑起的,可不止是「一種罪」,而是一連串會「支配」和「捆綁」我們的罪惡!
保羅在《歌羅西書》三1-2提醒我們:
「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記得嗎?在路加十二章耶穌是對著那幾萬個跟隨者、那班願意追求真理的人說的 — 亦即是對今日的你和我說的。不管我們是否已信主,甚至已立志「做好」自己,但「貪」的誘惑仍然是會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所以,我們要如保羅在《歌羅西書》繼續說的:
「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西三5)
人要如何看待財富?就是要躲避各樣貪婪,且要「治死」它,就是要「治死」那希望得到「更多」財富的慾念,這就是聖經給我們的吩咐和指引,你會認真看待、切實遵行嗎?
~ 待續 ~
相關文章:
銀行存款等如零 I
銀行存款等如零 II 貪念與價值觀
銀行存款等如零 III 提防貪念
銀行存款等如零 V 無知的積財
銀行存款等如零 VI MeMeMe的盤算
銀行存款等如零 VII 受託的責任
銀行存款等如零 VIII 無知引來連環錯
銀行存款等如零 IX 在神面前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