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0 月 20 日

892
分類:詩情畫意

TP

四疊崇拜第三部分-聖餐 下

承上文,「聖餐」和「聖道」是崇拜的核心 — 來到崇拜的人以「聖餐」回應聖道。「聖餐」有三個常用詞語:「主餐」(Lord’s Supper)、「感恩聖餐」(Eucharist)及「共融聖餐」(Communion),後兩者一般譯作聖餐。(詮1) 「主餐」在上文已作簡述,今天講到「感恩聖餐」和「共融聖餐」。

「感恩聖餐」與「主餐」的感覺不同,但兩種意義均符合聖經。「感恩聖餐」有「感恩/祝謝」的意思,信徒因著耶穌基督的復活而歡欣喜樂,也慶賀主已經得勝,不但勝過死亡,也永遠勝過那惡者。最早期的信徒對主耶穌基督的復活記憶猶新,所以也會以歡慶的氣氛來舉行聖餐。餅和杯提醒了他們基督捨己受死,也真正活著。敬拜者藉著詩歌、禱告、信經、見證、舞蹈或其他方式,來表達領聖餐的喜樂。

至於「共融聖餐」,希臘文koinonia包含了聖餐的群體本質,意思包括「參與」、「分享」或「團契」,強調了參與者都是基督身體的一分子。路加使用了koinonia來強調擘餅時刻的團契意義(徒二42);使徒保羅也使用相同字眼來教導哥林多信徒要明白群體一同領受餅和杯的重要性(林前十16-17)。所以,基督身體的合一就是共融聖餐的焦點,這需要聖靈的引領,才能成就超自然的團契。共融聖餐普遍適用於各地堂會的團契和大公教會,因著「一主、一信、一洗」(弗四4-6)),信徒能以甜美、溫暖、好客、安靜慶賀的氣氛,聯合在神聖的團契中。這種群體關係,發人深省,也表達出群體在耶穌基督裡的合一所帶來的祝福。

現今,我們藉著唱詩、誦讀經文、聆聽主在設立聖餐時所說的話、默想、認罪、得著赦罪的確據、感恩禱告、分派和領受餅和杯等敬拜行動,參與在聖餐當中,以表明我們已接受耶穌基督為愛世人而捨身,並體驗神透過聖靈的大能,叫基督勝過罪惡權勢,從死裡復活,賜給我們寬恕、醫治、愛與能力,信心得以建立,以致在群體及世界中過得勝的生活。我們認定基督的臨在,以及享受與基督在靈性上的聯合(林前十16)。雖然聖餐有不同的神學觀點,但總括來說,聖餐主要是記念基督在十字架上為人的罪捨身,並指向祂的國將要在榮耀中降臨,因為在永恆的國度裡,基督就是天國筵席的主人(太二十六29)。我們們要帶著感恩的心領受這「重價的恩典」,同時也要存著盼望,為基督而活,直等到祂來(林後五14-15)。

 

詮1 卓俐 (Constance M. Cherry) 著,劉凝慧譯:《建構崇拜:平衡聖經與文化的設計藍圖》(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17),頁145~152。

 

相關文章:

從聖經看四疊崇拜

四疊崇拜第一部分 – 聚集

四疊崇拜第二部分-聖道

四疊崇拜第三部分-聖餐 上

四疊崇拜第四部分-差遣 上

四疊崇拜第四部分-差遣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