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經文:以斯拉記七1-10
1 這事以後,波斯王亞達薛西年間,有個以斯拉…
一聽到「繼承」二字,你想到的是什麼?是「發達」?終於等到今日了?或是,有好沉重的包袱正在等你?又抑或,純粹只是許多年前的一齣韓劇?
《以斯拉記》的第一男主角以斯拉,居然是到了第七章才姍姍來遲的出場;作為繼承者,他接續了前人由第一至六章努力的成果,隨即便開展了上主要他執行更困難的召命,正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
《以斯拉記》的時代,正值是猶大人在他們的歷史上:
# 經歷最低潮/國破家亡/被擄多年的時代,然而這也是因為波斯政策改變,他們上一代人,可以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被毀多時的聖殿的時代。
# 這個時代無疑是他們在最漫長的黑夜,然而,在奮鬥的時候,這又是讓他們屢次親見耶和華的恩典如何介入他們的困苦,一步一步帶領他們「重建」整個民族的日子。
「重建」 之於《以斯拉記》中的以色列人,不是單單一椿歷史事件,也不止是一個「過去式」(Past tense)。「重建」是一個「現在進行式」(Present Continues Tense),是一個見證,也是一個給今日 — 即或身處黑暗、痛苦,似乎永遠不能從絕望中走出來的你和我的一個特具意義的提醒和課題。
前文後理
讓我們先進入《以斯拉記》第七章的前文後理。在前面的幾章,經文記載猶大人在所羅巴伯帶領之下,終於回歸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但現實並不就此一帆風順,不是有了一封由波斯王古列所發出的詔書,萬事就𣈱行無阻。經文第四、五章就記載了他們遭到鄰近地區的敵人的攻擊,「那地的人就在猶大百姓建造的時候,使他們的手發軟,擾亂他們。從波斯王古列(居魯士)年間,直到波斯王大利烏(大流士)在位的時候,那些人賄賂謀士,要破壞他們的計劃。」(四4-5)
這些攻擊不止一時三刻、忍一忍就能捱過,而是由古列以至於大利烏王的一段漫長歲月,又甚或即使是他們已建好聖殿、城牆之後的不同年代 : 亞哈隨魯(四6)、亞達薜西(四7),他們仍然無日無之的受到迫害、告狀和攻擊。所以對於這班以色列人和他們的領袖來說,縱使他們已建殿完畢,他們仍在不斷的衝擊和掙扎之中 — 未曾有過「好日子」一樣!
如此一場「爛攤子」,似乎並不是我們心目中想望的情景,反倒是一個包袱,觀乎今日你面前的現實:社會、家庭、教會,甚至你現在身處的環境,會否也是如此!你要…逃之夭夭?終日抱怨?抑或你願意直面困難?你又有什麼出路呢?
~待續~
相關文章:
繼承者們-侍奉者的特質 II
繼承者們-侍奉者的特質 III 神所預備的
繼承者們-侍奉者的特質 IV 新約中的好例子
繼承者們-侍奉者的特質 V 無雜質的信心
繼承者們-侍奉者的特質 VI 信仰上的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