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經文:路四21-30
《以賽亞書》的宣言
正如前文所説,要知道耶穌在自己家鄉何以落得不歡而散,則一定要先講解耶穌在猶太會堂讀《以賽亞書》的一段(第16-20節) ,找出其中的玄機。
按照古例,猶太人在安息日敬拜時,管會堂的人拿出聖經經卷(通常是羊皮卷),打開,並請不同的人去誦讀,通常他們會 :
- 先以希伯來文讀完一段律法書(妥拉)的經文,隨即就翻譯為亞蘭文(當時的通用語);
- 讀一段先知書;
- 最後再加一段講道/勸勉。
當日耶穌誦讀了的是《以賽亞書》六十一1-2a 與五十八6的經文:
讓我們一同先看記在路四18-19的版本
18 「主的靈在我身上,
因為他用膏膏我,
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
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
瞎眼的得看見,
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19 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和合本)
在此,再翻一翻《以賽亞書》的版本,看看可有分別?
1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
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
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
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
報告被擄的得釋放,
被囚的出監牢;
2 報告耶和華的恩年,
(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
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而其中《路加福音》中「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提的,則是出自在賽五十八6。
學者對這兩個版本有很多長篇的學術討論和估量(我們今天暫不在這𥚃細講),簡單而言,是耶穌採用了當時通用的七十士釋本,把綜合了的兩段經文(六十一1-2 和五十八6)讀出來。這做法是作為一個摘要,以概括一篇較長的經文篇章,按考據也是當時通行可接受的做法。
賽六十一的背景 – 巴比倫被擄後期
翻看賽六十一的背景是猶太人在巴比倫被擄後期,作者向那批由巴比倫被擄回歸的人表達:耶和華會呼召一個拯救者 — 彌賽亞來到他們中間,當這彌賽亞接受了聖靈的膏抹之後,就會開始作出拯救的行動,行動就是:讓被擄的以色列民「得釋放」、「得看見」、「得自由」!
所以賽六十一章的原意是:預言以色列將脫離巴比倫的奴役和控制。如是,巴比倫對以色列人的奴役,跟耶穌在當時的誦讀如何拉上關係?且看下回分解。
~待續~
相關文章:
信仰中的盲點 I
信仰中的盲點 III 使命宣言
信仰中的盲點 IV 厭棄
信仰中的盲點 V
信仰中的盲點 VI 走主所吩咐的路
信仰中的盲點 VII 救恩專屬
信仰中的盲點 VIII 抓緊恩典時代
信仰中的盲點 IX 成長路上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