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01 月 23 日

Daisy
約21:1, 4-11 和合本
1 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
4 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
5 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
6 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着。」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
7 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着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 8 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 9 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
10 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
11 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
******************
約翰福音廿一章記載了主耶穌的第七個神蹟,發生在主復活後向門徒顯現的時候。當時,門徒在知與不知道是主耶穌之間跟著耶穌的吩咐打魚,結果大有收穫,得魚153條。這個神蹟在約翰福音作為一個終極見證,是要證明書中所記載的是千真萬確 (21:24),並且讓我們明白何謂跟從耶穌。
第七個神蹟與三段回憶
第七個神蹟的場景和情節勾起讀者三段回憶:
第一:地點是提比利亞海邊,太熟悉了!正是第六章五餅二魚的神蹟所在地,同樣從「沒有魚」到「有魚」。第六章門徒不明白耶穌的話,及彼得的認信跟從(6:60,68),廿一章門徒從不知道是主到後來知道,及彼得再被主塑造和終極跟從。
第二:情節讓讀者回憶第十三章「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片段。第六章耶穌脱去外衣和腰束毛巾,彼得期望全身要洗淨,及立志為主捨命 (13:37)。在廿一章經文描述彼得赤著身體卻束上外衣,全人跳入水裡,及往後他的跟從和捨命。
第三:讀者不得不去回顧彼得的人生低谷。 在十八章記載了耶穌被捕的過程,彼得勇敢地拿出刀來把大祭司僕人的耳朵削掉。但隨後,耶穌在院子裡被大祭司盤問時,只是一牆之隔彼得在院子外面的炭火旁取暖之際,他的勇敢再不能發揮作用,在不知所措之下他一次又一次否認與耶穌的關係。 廿一章同樣出現炭火情境,卻是彼得得著復活的主以早飯服侍。 炭火的情境實在令他不堪回想,他曾經慷慨激昂的跟隨耶穌,也曾經令人失望不認自己的主人。
耶穌的顯現對彼得而言是重溫過去、面對自己當下的光景。有些信徒因著過去種種的經歷,今天選擇一間新的教會隱藏自己,靜靜的參與崇拜過療傷的日子。有些卻不知道自己的屬靈光景何去何從… 人生有很多抉擇,不知道如何擺位?彼得再被耶穌塑造,他與門徒再次經歷得魚,這153條魚標誌著「很多」,漁網沒有破是神的看顧。 耶穌對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不管「這些」是什麼,可以是物質亦可以是非物質,你若願意,放下過往的遺憾,重新義無反顧地終極跟從耶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