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09 月 16 日

505
分類:講道摘要

Seeking

時代記號的開展 V

經文:約二1-12

創造

早期學者斐羅(Philo Judeaus)是亞歷山大城的猶太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是第一個嘗試將宗教信仰與哲學理性相結合的人物,被視為希臘化時期猶太教哲學的代表和基督教神學的先驅。在 “The Story of Creation – Its Origin and Its Interpretation in Philo and the Fourth Gospel” (by Calum N. Carmichael)一書中,記載了斐羅以創造的觀點對四福音作出演譯,而在詮釋耶穌這迦拿水變酒的神蹟時,也是以「創造」作為視鏡的;正如我們之前提及約翰福音第一章的「太初有道」,又或是我們數迦拿婚宴發生在「第七天」那樣,都是與創造連上關係。

他以創世記「第三天的創造」與迦拿「第三天的神蹟」(約2:1)作對比,有如「鏡子的倒影」(Mirror effect)彼此反照。

創一9-13 創世第三天

「…上帝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創世記是「水和旱地」二者組合而生出「果子的樹木」,即是

水 + 旱地 就生出 果子的樹木

約翰福音這裡是「水和石缸」二者組合而生出酒來,即是

水 + 石缸(代表的地) 就生出 酒

 

其實,也有許多不同學者把這「第三天」,連於耶穌第三天復活的講法,例如:

緊貼迦拿婚宴,二19中耶穌討論有關聖殿被拆毀,他會三天內再建立起來。

可以看到,原來歷代學者對迦拿水變酒這「熟悉」神蹟,作出了我們那麼「不熟悉」的討論

我們未必需要全盤接收這些想法,但朝這個角度去看迦拿婚宴就更形豐富了!而在前文(時代記號的開展 I )提出了這是耶穌在第七天後所作的第一個神蹟,也立時變得意味深長了。

六口石缸

如我們以「創造」作為視鏡作推想,那麼二6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裏,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所提及的「六口盛水的石缸」又會否指涉什麼呢?

  •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按摩西「潔淨的規矩」律法的規定,祭司進聖所供職前必須洗手洗腳(參出卅19)。而歷代律法教師對摩西律法作了補充、詮釋和引伸,將吩咐擴大範圍至一般生活細節,所以規定在進食以前必須用水潔淨

  • 實際情況中,在古代巴勒斯坦地風沙很大,當人們回到室內,按猶太人的潔淨禮儀,賓客要用石缸裡的水潔淨手和腳,象徵要藉着水才得以潔淨;

所以,這些石缸原來的用途是用來清洗的。

此外,一般學者估計「六口缸」約盛600公升的水量,六口石缸的容量即超過800瓶酒,想像得到,是絕對多於一個七天婚宴所需的份量,象徵着耶穌能供應的比之前更多,更充足。

同時,承上文以「創造」作為視鏡,究竟何以是六口缸?為何是六?

若與創世的七天作比較,「六」與「七」的分別不就很明顯嗎?

如果七是完全、完整之意,那麼六…就是不足,有所缺欠?

耶穌能將潔淨的水變成酒,象徵耶穌能將舊有「律法潔淨的規定」更新,是耶穌將神與人所立的約的更新。(請參「水的故事 II」)

水變成酒表達的是一切變得更美、更好,正呼應著創世記中的「上帝看着是好的」 !神蹟是在第七日行的,亦同樣代表了這是一個新創造的開始(2nd creation) ,就如 約一2-3所說的「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在此,創世的主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且留下記號/標記,表示他將再一次開展新的時代!

~ 待續 ~

上文:時代記號的開展 I   時代記號的開展 II   時代記號的開展 III    時代記號的開展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