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 原來可以很親近。之於已經進入迦南的以色列第二代,在《約書亞記》後半段的戰紀,是他們親身上過的戰場 – 他們在沙場上的印記!
當他們因戰爭而傷痕纍纍、失去手腳,又或是當他們記起,曾經站在他們身旁,卻已經戰死沙場的摯友、家人、兄弟,那麼《約書亞記》第十二章的名單、故事、地名、城堡,將不再是無關痛癢的記錄,卻是他們一段段深刻淌血的經歷。
那些歷史是一個明証,記載著的不單是英雄故事,不單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他們所相信的那位耶和華,如何帶領他們兩代人一同經歷的種種艱苦危難 – 那些在無水乾涸的曠野中的日子;那些處身於體形高大的民族、擁有鐵車鐵器的敵軍之中,居然還能安然渡過的日子。
有主同行的「那一次」
弟兄姊妹,你呢?你可有記下主耶和華 – 那位獨一的真神 – 領你一同經歷的歲月?
是你身體突然出現問題的那段日子?
是你工作壓力大得再擠不出笑容,身心俱疲,卻又徹夜難眠的時候?
是你進到試場,腦袋竟突然一片空白的一刻?
是你被人誤解、出賣,充滿憤怒的那一次?
弟兄姊妹,我相信你定都記得!雖然每個人的經歷各有不同,但你定然經驗過天父與你同行,親自拖帶著你的時刻,又或者在你身上曾經行過的神蹟奇事。
你跟以色列民一樣,今日光景如何,全是恩典,在過去歷史中每一件發生過的事,都造就了今日的你。
得主恩待的「每一刻」
每當我走到一間教會,都會好奇地細看他們的壁報板和教會通訊,其中載有最多弟兄姊妹詳細經歷和分享的,當然是周年特刋之類的紀念性刊物,它們也成為我日後再次拜訪,或進一步認識該堂會的弟兄姊妹時的一個活潑的記憶,讓我可以與眼前漸次熟悉的面孔逐一配對,或為他們感恩,或向他們慰問。
我們每一個人在教會相遇,不論你是在開堂的頭一天已在,抑或只是來了短短的日子,相信神在你身上,都有讓你留下來的特別原因。
我想,未必有多少人會視教會如人間天堂,雖然,我們在此每週相聚,同唱詩歌、同聽教導,但是,教會裡的眾肢體,就如昔日的以色列民一樣,都經歷著風雨飄搖的日子 — 我們不多不少都在教會裡留低過傷痕印記,我們都見過弟兄姊妹的來來去去、軟弱紛爭… 有人或想粉飾太平,但是,何必呢?這不正是活生生的現實,也是真實不過的恩典見証嗎?教會能得以繼續成為信徒的家,不正反映神大能的照管和恩待嗎?
我們的歷史 救恩的歷史
以色列民與西宏、噩,並那三十一個王爭戰的時候,當然要出盡死力去打,但你見得到,他們最後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武器精良,或武功了得,甚至不是因為他們能作甚麼 — 相反,根據一些歷史文獻形容,他們只是一班流寇,他們「入侵」 迦南的方式,只是以一個暴動或是滲透的形式(Model of Infiltration & Model of Revolt) 而慢慢取得那些地方。
之於他們這一大群散兵遊勇,他們的勝利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恩典,一次又一次的神蹟!
正如我們的家庭,從來也不是只有夫妻和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般的融洽美好,我們的家能夠得以維繫,除了家庭成員的努力,其實就只因天父在我們中間時刻保守和照管!
正如教會中的每段過去、每個見証,看到的都是神的工作,是祂 — 我們的主、教會的頭,親自的帥領、介入和施恩!
所以,歷史對於基督徒來說,絕對不只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亦非如夢似煙的往事;我們的歷史,同樣是救恩的歷史,是我們經歷上帝的確據,是衪與你、與我和每一個人同行的明証。
~ 待續 ~
上文:風雨飄搖下的恩典 (上)
下文:風雨飄搖下的恩典 (下) 領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