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申 34:1, 4-5, 10
摩西從摩押平原… 耶和華把全地指給他看。
耶和華對他說:「這就是我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說:『我必將這地賜給你的後裔。』現在我使你眼睛看見了,你卻不得過到那裏去。」
於是,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華所說的。
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
*********************************
聖經對摩西一生的評價甚高,他不但是以色列人的民族領袖,帶領他們離開埃及、領受十誡、與他們一起走過四十年的曠野路,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先知,但是,有一件事卻令不少信徒耿耿於懷的,就是摩西不得進入上主所應許的迦南地。
很多學者對摩西不得進入迦南地歸咎於記載在民數記二十章的事件 – 他在加低斯巴尼亞處理百姓喝水的事上有缺失 – 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上主為聖,沒有按上主的指示吩咐磐石出水,而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對於這事件的判決,我們暫不加以評論,但是,從摩西在申命記的自述中,我們可以從他的眼光,去理解他不得進入迦南的最核心原因。
申命記是摩西到了人生的尾聲,向沒有經歷出埃及事件,而快將進入迦南的新一代所作出的宣講和訓誨。
申命記1:19-37,摩西述說上一代百姓在窺探迦南後犯下不信的大罪,導致上主懲罰那一世代的人,除約書亞和迦勒之外,一個也不得進入迦南;上主因百姓的緣故也向摩西發怒,因此連他也不得進入迦南。 怎樣理解呢? 原來,身為以色列人領袖的摩西,把自己與不得進入迦南的百姓放在同一位置上,他們的命運如何,自己就一同承擔。
申命記3:23-27 竟然披露摩西曾向上主懇求讓他入迦南,但遭上主拒絕,上主並沒有改變祂的旨意。
不是人人在群體中都可以作領袖,當難得地成為領袖,你對群體的承擔是什麼?
社會上如何看領袖的功過?在上主賜給你的位份上,你又如何看成敗得失,所在乎是什麼?
短講3分鐘系列:
君王的故事 大衛的故事 押沙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