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2:40-47 新譯本
彼得還用許多別的話,鄭重作證,並且勸勉他們,說:「你們應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於是接受他話的人都受了洗,那一天門徒增加了約三千人。他們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相通、擘餅和祈禱。
使徒行了許多奇事神蹟,眾人就都懼怕。所有信的人都在一起,凡物公用,並且變賣產業和財物,按照各人的需要分給他們。
他們天天同心在殿裡恆切地聚集,一家一家地擘餅,存著歡樂和誠懇的心用飯,又讚美神,並且得到全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
這是一段熟悉的經文,使徒路加讓我們認識到初期教會信徒的生活和相處的情況。我們留意到他們「都在一起,凡物公用」、「擘餅」、「用飯」、「讚美神」,除此之外,這段經文還有沒有我們應該要留意卻忽略了的地方呢?
不只是擘餅
不少信徒提到「擘餅」就會聯想到團契,他們聚在一起拿著一小塊餅,沾一點酒,就如我們今天守聖餐時所作的,分別只在於我們的教會多數用的是葡萄汁。但路加所要描述第一世紀時的信徒,卻不只是要強調他們「都在一起」、「聚集」,而是「一家一家地擘餅,存著歡樂和誠懇的心用飯」(徒2:46) 。
不只是用飯
是的,初期教會信徒「聚集…存著歡樂和誠懇的心用飯」,只是,這不只是他們素來喜歡的社交聚集,甚至不只是團契相交。「研讀聖經」從來都是猶太人相聚相交和起居作息時的「中心」所在。在他們的猶太聖傳·民刑卷·先賢篇中就寫到:「無知識,無理解;無理解,無知識。無食糧,無托拉( no Torah 無律法書/無聖經);無托拉,無食糧。」意思是,當初期教會的一班初信而熱心的信徒相聚在一起的時候 – 當他們都在一起用飯的時候 – 也正是他們用功用心地研讀聖經的時候!
一家一家地擘餅 分享信仰 分享祝福
此外,分享食物也是猶太人十分重視的,是他們生活上的一個重要部分。當信徒開始聚餐,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請客的、作主人家的就要帶領祈禱、祝福,及開始分餅。他們「一家一家地擘餅」(”…and breaking bread from house to house” – KJV),意思就是他們會輪流請客,同時也輪著將祝福恩典發散開去,讓更多人能領受救恩,也一起追求明白主的話。
這個猶太人的傳統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使徒行傳中的記載,也讓我們可以學習這班初蒙拯救的信徒,是如何重視「研讀聖經,扎根信仰和分享祝福」,以至他們能得到全民喜愛、蒙主祝福、使福音興旺。
資料來源: Israel Institute of Biblical Studies
字裡行間相關文章:
何必那麼晚才到?
有一天,雅各熬湯…
活水的江河 – 恩典、拯救與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