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03 月 28 日

261

John 哥哥

懂得說話藝術的先知-拿單

大衞在拔示巴事件上連番犯下大罪,神都看見了,並差遣拿單去斥責大衞(撒母耳記下12章)。一般先知傳達神的信息,大都是對受眾直斥其非,不會轉彎抹角。然而,拿單先知比較「不一樣」,他好像主耶穌那樣用上比喻,說了個故事給大衞聽。

當大衛聽完拿單所說的故事,他就「甚惱怒」,其實原文的表達更強烈,可作怒氣非常地燃燒。大衛是真性情之人,毫不遲延地提出了他的判決。那時,拿單直接地對大衛說:「你就是那人。」直接指出大衛就是故事的主人翁,所做的惡行得罪了上帝。拿單表現了先知的膽量和忠誠,當拿單的責備直接進入大衞的心時,大衛不僅懇切悔罪,並尋求上帝赦免。

拿單對大衛說話的技巧,絕對可以作為現今信徒的參考。現今信徒說話,很多時候幾乎是沒有藝術可言,往往以為真理在他們這邊時,便毫不掩飾地把指控說出來,甚至還以強硬的態度來表達。他們大多會以雅各書的一句教導來作擋箭牌:「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5章12節下)於是就理直氣壯地把人家的「錯」直指出來,完全不顧及人家是否受得了。

我在此強調,我沒有鼓勵說謊,只是以最有效的方法說話,達至最理想的溝通效果。拿單是個好例子 — 他當然擁有絕對的道理對大衛直斥其非,但他沒有這樣做。他反而運用比喻説出道理,使大衛判斷自己的罪行。拿單的說話藝術,應該源於他了解大衛,知道不能靠硬道理來力壓大衛,而是令大衛自己知罪。

說話的藝術之所以叫「藝術」,皆因很難教,也很難學,學了也難以有效地運用出來。這「藝術」需要因應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場合而有不同的運用。若要「有藝術地」對一個人說話,我們幾乎要用那人的眼光來看事物,知道他是怎樣看,我們才曉得怎樣說才對。再退一步想,說話的藝術更應從了解自己開始,我們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便應說什麼樣的話。也要帶著警覺性,小心不胡亂說話,以免自己在指責人時抬高自己、得罪神。

最後,我們要掌握說話藝術,當然也是因為了解神,知道祂的心意原是要挽回人,我們就學習帶著這份心去表達,讓人知罪歸向神。同時,我們也因為相信神,知道祂必掌管人心,祂有祂的時間和判斷,我們就不應把個人榮辱放在第一位,彷彿人家不聽從我們,我們便失敗了。只要忠心靠著神説話,神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