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8 月 02 日

203
分類:講道摘要

Seeking

復興新開始 IX 群體共同的立志與行動

講道經文:撒母耳記上七1-17

12-14節
撒母耳將一塊石頭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給石頭起名叫以便以謝,說:「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從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內。

撒母耳作士師的時候,耶和華的手攻擊非利士人。非利士人所取以色列人的城邑,從以革倫直到迦特,都歸以色列人了。屬這些城的四境,以色列人也從非利士人手下收回。那時以色列人與亞摩利人和好。

上回提到「撒母耳將一塊石頭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給石頭起名叫以便以謝,說: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為什麼撒母耳要在得勝的日子,仍「囉嗦」地重提舊事,讓大家再次記起這醜事呢?

其實。有一點先要澄清,按地理上來說,「以便以謝」是涉及兩個地點的,我們不要將它們混淆;四1 所記的「當時」,即20年前的地點是在「以法蓮地」,而這章的米斯巴 是在「便雅憫地」,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點。

不過…地點雖不同,對他們的意義和提醒卻是一樣。因為,在屬靈意義上,撒母耳在這次得勝後,給石頭起了與上次戰敗的地方一樣的名字,就是要把以色列民兩次與非利士人的爭戰連繫起來,為要他們緊記, 20年前他們雖然曾經因為不尊重上帝以致被上帝離棄,但只要他們真心悔改轉向上帝,上帝仍然會在他們中間。上帝就是他們可以全心依靠的「磐石」,會幫助他們「從跌倒中再次站起來」 — 耶和華是他們能戰勝敵人的唯一關鍵原因。

就好像在《申命記》四30-31所說:
「日後你遭遇一切患難的時候,你必歸回(שׁוּב)耶和華──你的上帝,聽從他的話。耶和華──你上帝原是有憐憫的上帝;他總不撇下你,不滅絕你,也不忘記他起誓與你列祖所立的約。」

感謝主,祂從來都是信守承諾的那位。看!到了第13節,當以色列人願意回轉、全心倚靠的時候,「 從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內。撒母耳作士師的時候、耶和華的手攻擊非利士人。」

復興 — 靠賴我們每一位的立志與行動

到了最後的最後,即第15-17節,大概可以視之為「後傳」,是略記撒母耳之後的工作,正如我們早前提及的。

15-17節
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師。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這幾處審判以色列人。隨後回到拉瑪,因為他的家在那裏;也在那裏審判以色列人,且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這𥚃記錄撒母耳巡行不同的地方,教導、審判,並且設立聖壇獻祭敬拜,為這復興的時代作一總結。同樣,我們也來為《撒母耳記上》七1-17 所帶來的教導和提醒作一總結:

我們看到這民族的復興,不單單是靠:

1)忠心服侍(守住約櫃)的僕人(亞比拿達和兒子)

2)領袖(身兼祭司、先知、士師的撒母耳)的敬拜、傳講和落實執行神教導;
還有
3)時刻警醒、以每天的實際生活和行為去遵守主道,而且願意不斷在屬靈操練更新的百姓

三者各自在自己的崗位、實際環境中保守好自己,以成就一個民族、一個群體的復興,決一不可!

當然,更重要的是那位一直施恩保守、守約施慈愛的上帝,願意憐憫、願意挽回、願意給予機會。感謝主!無論幾多個20年,祂都在等待我們回轉,祂總與我們同行同在。
弟兄姊妹,願我們從今天開始,不論在任何崗位、任何境遇,都朝著「復興」的方向去立志、去行動,用我們的生命來回應愛我們、建立我們的主。

~完~

相關文章:
復興新開始 I
復興新開始 II
復興新開始 III
復興新開始 IV
復興新開始 V
復興新開始 VI
復興新開始 VII
復興新開始 V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