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08 月 24 日

826
分類:講道摘要

Seeking

困苦中的預備 X 認清那更重要的

講道經文:可十三1-23 

前面用了不少篇幅來解構第十三章的脈落和內容,或問:這與我何干?那麼,我們再來看看。

總的來說,十三章全章中耶稣要門徒(也包括世世代代的信徒)做三件事:

  1. 將福音傳遍地極
  2. 要祈求、要忍耐
  3. 要謹慎、要警醒

第一,如前點出,當福音廣傳遍地極,就正是彌賽亞回來的日子。我們最後會再進一步討論這部分。

第二,面對耶穌回來以前的這些苦難,不論是近在眉睫(好像當其時猶太人面對帝國的逼害);抑或將來會發生的任何困難,耶稣要門徒學習祈求、忍耐到底,並應許說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十三13下)。留意這𥚃說的「得救」,是既指「肉身上」的,也可以指「靈魂上」的,這意味著即使他們因這些苦難而被殺,好像當時為主殉道的跟隨者一樣,可是,他們雖然肉身死了,也是得救的。

弟兄姊妹,或者「殉道」「逼迫」這些事,對今日的你我太遙遠,不過你或者可以這樣看,作者其實對當日的信徒,又或者今日的我們,同樣有一個挑戰:「究竟我們覺得肉身得救,抑或靈魂得救,來得更為重要?」 

今日我們面對家人、對自己的重病,每每極之懇切禱告,就正如雅各書五13-16
「你們中間若有人受苦,他該禱告;有人喜樂,他該歌頌。你們中間若有人病了,他該請教會的長老們來為他禱告,奉主的名為他抹油。出於信心的祈禱必能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但其中15節 :「出於信心的祈禱必能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提及的「必能救」 和 「必叫他起來」,究竟是什麼意思?是病得醫治,叫人從病𧝁中起來?這可以是一個解釋。但現實中,不少時候是…我懇切禱告,卻沒有得救,我的病情依舊,也沒有起來,那我應如何理解這段話?是我出了甚麼問題嗎?是我信心不足?是一起代求的人數不足?抑或是帶領代求的那位長老份量不足?甚或是,我用做錯了程序、抹錯了油?

信仰價值觀

弟兄姊妹,或者另一個更合乎「上文下理」的解釋,是指到:我們應「憑信心,求主去拯救這人的靈魂」,而所謂的「起來」,則應該解為「人從罪中得拯救」,以至16節繼續說:「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所以,今天,這同樣在挑戰我們對信仰的看法,因為這是「信仰價值觀」的問題:究竟我們重視肉身/物質,抑或靈魂/永恆生命?當我們面對生死的時候,最緊要的是我家人的病得醫治?抑或是他的靈魂得拯救、他是否能接受福音?

所以,當主耶穌對祂的門徒,包括我們說,要祈求、要忍耐的時候,意思就是,當人患上重病,遇上逼迫、甚至要為主殉道時,最重要的未必是病得醫治、逼迫突然消失,或是雨過天青、逢凶化吉,而是人的靈魂得救,以至有一天他可以「起來」,正如《使徒信經》:「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

弟兄姊妹,事實上,耶稣將要面對的,不正正就是凌辱、鞭傷,甚至被殺害的事情嗎?耶稣要門徒以祂為榜樣,認清那「更重要」的是甚麼,以至能勇敢向前;即使要步主的後塵,要承受各樣患難逼迫,也要靠主忍耐到底,因為唯有如此,福音才能藉此傳給萬民。

~ 待續 ~

相關文章:
困苦中的預備 I
困苦中的預備 II 面對敗絮其中
困苦中的預備 III 神的榮耀要離開了
困苦中的預備 IV 作僕人的要警醒
困苦中的預備 V 災難的起頭
困苦中的預備 VI 行毀壞可憎的
困苦中的預備 VII 不被迷惑
困苦中的預備 VIII 不要錯放焦點
困苦中的預備 IX 還是要警醒
困苦中的預備 XI 謹慎與警醒
困苦中的預備 XII 只要知道誰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