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07 月 21 日

Daisy

靈聽短講-揀選的故事

彼得前書 1:1 和修本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些被揀選,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加、亞細亞、庇推尼寄居的人。

在工作上,若你能在行業裡冒出頭來,成為有「身分地位」的人,一言一行都具影響力,你怎會沒有優越感呢?但這種隨著工作崗位而被賦與的「身分地位」是毫無保證的,一旦職位改變了、工作失去了,這種相連帶的優越感和自我價值也會隨之蕩然無存。在聖經裡,信徒的身分和自我價值卻不是如此。我們將會透過《彼得前書》的問候語,分三次逐一與大家作進一步思想。

在彼得前書的問候語中,作者寫信給「被揀選」、「分散」和「寄居」的信徒。 「被揀選」、「分散」和「寄居」在原文是三個詞排成一個組合的,意思是,這三個元素構成了收信人的基督徒「身分」!

信徒是「被神揀選」的,不會因生活條件,或社會地位及家庭狀況的改變而受到任何影響,同時,被神揀選的信徒也能從周遭的社會環境中被區分出來,不會受其影響。正如在彼得前書的年代,信徒就能從當時盛行拜偶像的氛圍中被區分出來,不會被這種社會環境破壞他們與神的關係。

在舊約歷史中,以色列人就是一群幾經被擄、分散和寄居他鄉後,仍能守著敬拜獨一真神的民族。彼得前書的作者,也直接讓收信人繼承了舊約以色列人「被揀選」、「分散」及「寄居」的身分,鼓勵他們在信仰生活上,效法前人的榜樣,在各自的處境中堅守信仰,將來得著天上的基業(1:4)。

我們都不是活在彼得前書的年代,現今的世代是「後現代」,基督教的教義已被不少科學和聖經批判學巡迴解構。或許,不少信徒的生命也被這些學說動搖了!不過,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我深信人的心靈需要仍然是真實地存在的,不然,新興教派也不會不斷地出現。既然只是批判學及教派的不斷浮現,而沒有客觀的理論能推翻基督教的教義對人類的生命影響,而信徒與神相遇的集體經驗仍然不斷地出現在教會和不同的群體當中,那就叫我們毫無理由不從信心開始篤信聖經。

信徒是「被神揀選」的特殊群體,我們如何承繼彼得前書給予信徒的屬靈身分,忠心於神,而屹立不倒呢?昔日在小亞細亞的信徒怎樣在外邦人共存生活,我們也能按作者的教導活在現今的後現代文化中。

~ 待續 ~

相關文章:
靈聽短講-分散的故事
靈聽短講-寄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