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當信徒面臨重大事件時
筆者神學院的老師曾分享過,當信徒面臨重大事件時,個人會承受著心理、情緒、人際等方面的壓力,另外,信仰和靈性也會受到挑戰,全人都會處於緊張狀態,除了感受到痛苦、憤怒、恐懼和困惑,人生或會失去方向,更會質疑上主,這些情況稱為靈性掙扎。信徒因而需要依靠上主去面對這些掙扎,從而堅固自己的信仰,以致更認識上主和明白祂的帶領。
聖經中出現靈性掙扎的經典人物,其中包括以利亞先知,他生在拿弗他利的提斯比,後來寄居在基列。他出現於主前874至853年北國惡王亞哈統治的時代。以利亞一生的事蹟,大部分已記載於列王紀上十七至十九章。他打敗巴力先知一事最為轟動,但也在這段期間經歷了一些重大事件。筆者就以利亞在當中的經歷、身心反應、靈性掙扎,以及上主的介入等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從而領會以利亞的靈性如何因上主的幫助而有所突破。筆者的分享如下。
烈火先知 – 經歷接連的重大事件
以利亞的熱忱性情、能力,以及他所發放的信息,都像烈火,故稱為烈火先知。以利亞對上主赤膽忠心,敢於為上主挺身而出。他傾向獨自作工,性格較為孤僻。當時的北國人心敗壞、道德淪亡、偶像林立,民眾崇拜巴力,相信它為降雨並使農產豐收之神。以利亞以勇氣迎向亞哈王,並以一人之力,在迦密山上與450位巴力先知決一勝負。以利亞雖然知道有100位屬上主的先知可以參與其中,但他沒有請求他們幫助,自己仍然單獨行事。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製造了對峙的局面,以企圖一舉消滅北國人民崇拜偶像巴力的歪風。一方面,巴力先知用了大半天,從早到獻晚祭的時間,求巴力降火,可惜都沒有任何動靜。另一方面,以利亞三次把水倒進為以色列的上主所修築的壇,從而令起火獻祭提高難度。雖然以利亞懷著信心向上主祈求,請祂從天降火,以證神明,但三次把水倒進壇的做法,已為自己增加了極重的壓力。當火降下時,眾人皆稱頌以色列的上主,而以利亞最終叫眾人拿住巴力先知,把他們殺死。以利亞繼而從羣眾抽離,獨自攀上迦密山頂,謙卑向上主禱告,求上主降下大雨。雖然以利亞在整個過程獲勝,但他的體力已開始透支、心力交瘁甚至精疲力竭。
事情還未完結的時候,以利亞又七次差遣僕人出外觀看下雨徵兆(因以利亞早前的禱告,令三年半的旱災停止了),天便開始降雨在地上。以利亞於是通知亞哈王從迦密山起程回朝,免得被雨阻擋,自己卻徒步趕在坐車的亞哈王前頭,跑了近十公里路回耶斯列,好讓亞哈與王后耶洗別會合前,給亞哈最後悔改的機會,離開拜偶像的罪惡,也為了給耶斯列人講明迦密山上事情的真相。可惜,以利亞剛到達便獲悉耶洗別要在一天之內殺死他,這個消息令以利亞驚惶失措、恐懼、心跳加速。這是以利亞意料不及的事,以致打擊了他的信心,令他決心逃亡躲避耶洗別,繼而藏身於超過一百里外的別是巴(位於以色列南方)。以利亞更把自己的僕人留在那裏,以逃避兼抽離的心態,獨自進入曠野,直到羅騰樹下坐在那裏呼喚上主,求祂取掉自己的性命。
~ 待續 ~
相關文章:
從以利亞的生命看靈性掙扎 II
從以利亞的生命看靈性掙扎 III上主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