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0 月 27 日

498
分類:字裡行間

Skybirds

「重生」的雙重意思

約3:1-4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德慕,是猶太人的官。 2 這人夜裏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裏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蹟,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
3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4 尼哥德慕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這是耶穌對前來向祂尋問的一個名叫尼哥德慕的猶太人的官,也是他們的律法教師(拉比)所說的。今天,我們也曉得「重生」的意思不是如尼哥德慕所想的,要「再進母腹生出來」(born again),而是我們得救的基本元素,就是我們常問慕道或初信的人說:「你願意重生得救嗎?/你確認已重生得救了嗎?」可是,當日尼哥德慕作為一個拉比,為何會以為重生即是要再出世呢?他們當時真的沒有「重生」的觀念嗎?

從上而生

若參考新漢語譯本對3:3的註解:「重生一詞原文γεννηθῇ ἄνωθεν 可理解為『再次生出』或『從上而生』,約翰在這段經文似乎想同時保留這兩重意思,但中文翻譯無法同時譯出這兩重意義。」我們便得知耶穌在這裡所說的「重生」,是包含猶太背景的 — 就是當時一個他們熟悉的希伯來文意思:「從上而生」(born from above)

我們可以從拉比的文學作品中看到「重生」的表達,例如用來形容以色列人領受了上主的訓誨(Torah)後的狀況。不過,在當時第一世紀,「重生」就多被用來形容一個離開原來信仰,改信其他宗教的一個過程。正如一個外邦人從敬拜各種偶像,轉而敬拜以色列的神,透過行割禮及水禮 (מקווה / mikveh)表達他們得以「重生/從上而生」的一個過程。

你重生了嗎?

在耶穌時代,有很多外邦人放棄了他們原來的宗教,也放棄了他們一向以來的生活模式,來到上主面前,悔改歸信。所以,當主耶穌在這裡以「重生」這字來對尼哥德慕說話時,其實也即是對他 — 這個充滿猶太固有傳統思想的一個拉比 — 作出呼召:要轉向上主,把生命主權交給祂,放棄你舊有的信仰與生活模式,聽從主話,跟從祂的一切教導,重新以「從上而來」的生命、以天國的標準來行事為人、愛神愛人。如此看來,「重生」包含了「從上而來、從內而外」的更新改變,是一個新的生命,更是一個從上而來的生命。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選擇,也是你的選擇嗎?今天你的生活模式,是按照「從上而來」的標準和吩咐嗎?你重生了嗎?

 

參考資料來源:Israel Institute of Biblical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