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08 月 06 日

467
分類:信仰百題

Daisy

人在江湖 – 加料的故事

經文:民數記25:1-13  新漢語譯本

民25: 10-11 新漢語
上主告訴摩西說:「祭司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使我的怒火轉離以色列人。他既在他們中間以我的忌邪為心,我就不因我的忌邪消滅以色列人了。

志明是一位藝術工作者,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合夥開設畫室,他負責教導小学生畫畫。 他與幾位合夥人努力經營幾年後,畫室運作總算順利,也能維持合理收益。志明有心向外發展,他向合夥人建議,推薦一些不同班別的優秀學生的畫作,投稿參加海外畫展。 經討論後,志明的建議被採納了。

學員的畫作間中會被海外的機構選中作展覽,因此畫室的名聲也漸漸提升了,學員數目也增加了,這當然少不了老師的功勞,他們對教授藝術用上心血。今年,志明與幾位合夥人如常的商量海外參展事宜,其中一位合夥人分享同行的競爭。原來,同行當中有不少見他們的畫室生意甚佳,便學效他們投稿去同樣的海外機構。正所謂同行如敵國,某些畫室甚至把他們學生的投稿「加料」,加添了老師的畫功,務求增加被海外機構選上的機會。這合夥人建議作出同樣招數,基於大環境中劇烈的明爭暗鬥,他表示畫室要增加競爭力,爭取維持知名度,一切的對策要以畫室的利益為前提。其餘的合夥人聽了建議之後,沒有即時反對,然而,志明的心裡卻上落不安。

要堅持正直操守嗎?

志明總是認為「加料」是不正直的操守,過往畫室的成果已證明他們在行業中有競爭力,已經贏得信譽,他亦對學生們的畫作有信心;在這事上,他力爭務實,拒絕「加料」投稿,以一貫的「真材實料」鞏固畫室的名聲。可惜,他未能說服其他合夥人,以致他選擇在他所負責的班別退出今年任何的投稿。誠然,在自由競爭的職場上,不同的持份者有不同的利益考量,以致出現不同的抉擇。志明作為其中一位合夥人,他所看重是正直的操守,而不是急功近利。

志明是基督徒,他並沒有揚言信仰,把自己置於道德高地,免得招致不必要的批評。而且,他壓根兒認為正直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觀,無需刻意宣揚。可是,其他合夥人與志明沒有達成共識。儘管志明退出投稿,「加料」策略投稿仍然發生在他們的畫室。換言之,畫室的所有合夥人是有責任承擔因著「加料」而有可能衍生的問責。

請參詳民數記二十五章,記載以色列人與摩押女子行淫,及至膜拜當地毗珥城的神明巴力的一則事件,也許你能有所洞察,有助了解志明當前要面對的問題和處理方法。

以色列人犯罪惹起神的憤怒,他降下瘟疫責打以色列民(25:8,31:8)。神吩咐摩西將百姓中所有族長殺死,顯然這事牽涉有族長包庇,故特意要以警效尤。 可是,摩西卻沒有完全聽從神的吩咐,他只吩咐以色列的審判官殺死與巴力連合的人。摩西所作的與神所吩咐的有所不同,經文沒有透露箇中原因,而當時因瘟疫而死的人已經有二萬四千人。這顯示雖然摩西下令殺死犯罪的人,但此舉未能遏止瘟疫。在這危急關頭,以色利人居然還變本加厲地犯罪,當全會眾在會幕門前哭泣的時候,竟有一以色列人當著大家面前把一個米甸女子帶進自己的帳篷。非尼哈看見了,就從會中起來,手裡拿著槍,憑著他以神的忌邪為心(25:13),跟隨那以色列人進入帳篷,將以色列人和那女子都刺死。這樣,瘟疫就止息了。經文記載非尼哈是祭司亞倫的後裔,事後神確認非尼哈使神的怒火轉離以色列人(25:11)。他既在以色列人中間以神的忌邪為心,因此,神就不因他的忌邪消滅以色利人了。

非尼哈的為人讓我們見到他有神一樣的嫉惡如仇的本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然而,非尼哈嫉惡如仇,留給我們何等大的挑戰!假設你是志明,你會怎樣面對「加料」事件?

 

【人在江湖系列】
人在江湖 – 兩難的故事
人在江湖 虛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