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經文:路加福音十38-42
背景與傳統
在舊約時代,接待客旅是一種習俗,而在舊約聖經中,最有名的接待典範,大概要算是在創十八1-10中,亞伯拉罕熱誠款待客旅的記載了,讓我們略略看一下亞伯拉罕如何接待?
創十八3-8「(亞伯拉罕)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點餅來,….亞伯拉罕急忙進帳棚見撒拉,說:「你速速拿三細亞細麵調和做餅。」亞伯拉罕又跑到牛群裏,牽了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來,交給僕人,僕人急忙預備好了。亞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並預備好的牛犢來,擺在他們面前,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他們就吃了。」
其實即使到了新約時代,耶穌也很重視我們「接待」的工作,太十40-42 就教導門徒說 :
「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
如此看來,耶穌到馬大的家裡坐席,不論按照當時的社會背景,抑或按他們一家人與耶穌的交情,馬大盡力作好接待的工作,都完全符合當時社會的規範和期望吧?然而這裡出現了什麼問題?
此外,當時近東的社會傳統,跟我們中國很相似,就是男尊女卑;比如男人不用煮飯,記得亞伯拉罕的接待嗎?連主母撒拉都要幫手「整餅」,男人最多也只是張羅打點!但是按照這段經文,馬大的妹妹「…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這描述不是有些特別嗎?馬利亞沒有按照傳統,她沒有幫助姊姊來伺候耶穌,也沒有留在廚房,反而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講道,就如耶穌的門徒(其他男人)一樣聆聽神的話語,這是否不多不少違反了當時的社會傳統或規範?不過,馬大這個妹妹,向來行事都有他的行事風格,我們會在下面詳細講說,我們繼續先把這些資料記在心裡,容後一一拆解。
~ 待續 ~
相關文章:
今晚食乜餸 I
今晚食乜餸 III 只得我一人力撐
今晚食乜餸 IV 不要思慮煩擾
今晚食乜餸 V 選擇了上好福分的是誰?
今晚食乜餸 VI 讓主居首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