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經文:路四21-30
歷史上的先知
耶穌就說:「…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第24節)
回看歷史中舊約的先知,從來沒什麼好結果啊!因為先知總是毫不保留地披露他們當代人的罪行,宣佈上帝的審判,他們說的是上帝的信息,所以,必須是實話實說!
試想歷史上說真話的人收場如何?
- 如果運氣好,遇到像大衛一類的帝王,即使聽到先知拿單當面直斥其非:「你就是那人!」,你就是犯了搶人妻子、殺了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那人了(撒下十二7 – 15 ),也沒有惱羞成怒,不把拿單(用中國人歷代的做法),拉出去五馬分屍、午門斬首⋯,以儆效尤?
- 畢竟,做先知就預了要招人討厭,看耶利米身陷囹圄,最後客死異鄉
- 看阿摩司被逐出伯特利
- 在新約聖經中,就在這段經文的前一章,路加福音第三章記載施洗約翰在耶穌未出道前已先被囚,之後更被希律王砍頭
- 至於耶穌⋯最後的下場,你我都知道,就是被自己人釘死在十字架上
以利亞、以利沙的例子
經文第25-27節進一步解釋為何先知在自己地方不蒙悅納,耶穌更援引兩位先知 : 以利亞和以利沙作為例子,表達他與二人一樣,同樣是不會在本地行什麼神蹟。
A) 以利亞
這事蹟見於王上十七8-24,是猶太人耳熟能詳的故事 — 以利亞在大旱饑荒的日子,向外邦人— 西頓撒勒法的寡婦行神蹟,讓瓶子的油和麵不斷供應 — 留意,西頓是亞哈的王后耶洗別王后的家鄉,是一個充滿異國偶像敬拜的外邦地方。
B) 以利亞的徒弟以利沙
這故事記載在王下五1-19,其中被以利沙救助的敍利亞元帥乃縵,是攻打以色列的敵國仇人,這當然是外邦人了。這些外邦人均是他們的死敵,是以色列人所厭惡的。
當耶穌特別講「⋯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然而「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他們一個人那𥚃去⋯」;以及「⋯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麻風的,…沒有一個得潔淨的。」這兩個外邦人蒙拯救的例子,要表達的是,莫非西頓人、敍利亞人比以色列人更值得拯救?還是,神要用他們履行不一樣的使命!
先知「奉差」去作工
耶穌所提及的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他們是「奉差」去外邦的,意思是,不是先知自己作決定的,是耶和華差遣他們去的 — 是我們的神要憐憫和拯救這些外邦人,這些人甚至可以是以色列人的死敵,或是,我們的仇敵。
這就是神的心意和奇妙的作為 — 面對「不被接納」的現實,人若願意不作奉迎,只一心順服神的帶領,說合神心意的話,作祂所吩咐的事… 人就能經歷不一樣的生命,成就神的旨意!弟兄姊妹,你也願意順服神的帶領嗎?你有想過神要使用你,去憐憫、拯救你的仇敵嗎?
~待續~
相關文章:
信仰中的盲點 I
信仰中的盲點 II 借古喻今
信仰中的盲點 III 使命宣言
信仰中的盲點 IV 厭棄
信仰中的盲點 V
信仰中的盲點 VII 救恩專屬
信仰中的盲點 VIII 抓緊恩典時代
信仰中的盲點 IX 成長路上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