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08 月 08 日

51
分類:信仰百題

John 哥哥

聖經中的婦女 (二)

承上文,路得在平凡中活出堅貞,亞比該在危機中彰顯睿智,今日我們就來看另外三位在聖經中截然不同的生命。

底波拉:信心的戰旗

當以色列受迦南王耶賓壓迫二十年,神聽到他們哀求的聲音,便興起唯一的女先知兼士師底波拉(士4:4),呼召將軍巴拉攻打西西拉鐵車大軍,巴拉卻向底波拉要求:「你若同我去,我就去;你若不同我去,我就不去。」(士4:8)

底波拉深知這是巴拉蒙福的機會,卻因他信心不足,又或是他覺得底波拉得到神的特別眷顧而提出同去的要求,於是底波拉與他同去,但明言日後巴拉將得不着榮耀。結果,耶和華使敵人潰亂,西西拉最終亡於另一婦人雅億之手(士4:21)。得勝後全民頌唱「底波拉之歌」,尊她為「以色列之母」(士5:7)。今天,雖然我們都不用上真實的戰場,但人生何嘗不是一個大戰場?這位巾幗英雌提醒我們:真正的勇氣在於願意順服神的差遣 — 縱然環境如「九百輛鐵車」般令人卻步,信靠的人必見神為祂的榮耀爭戰。

伯大尼的馬利亞:馨香的奉獻

在眾多馬利亞中,伯大尼的馬利亞以「選擇上好福分」而聞名(路10:42)。當做事勤快的姐姐馬大為接待耶穌而忙碌,她卻專注聆聽主話;當弟弟拉撒路死去四天,耶穌才來到的時侯,她含淚俯伏主前:「主啊,祢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11:32)這沒有怪責的意思,卻充滿了遺憾和難受。

最動人的是她打破玉瓶,以極貴的香膏膏抹耶穌(太26:7)。門徒指責這是「浪費」,主卻稱許:「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他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做的。」(太26:10-12)馬利亞的生命之所以在耶穌眼中看為寶貴,是因為她不為名利,只要耶穌;她不管別人怎樣看她,為了耶穌,她認為「值得」。馬利亞願意為主傾盡所有,我們可願為那配得的主獻上金錢、時間、我們所珍貴的?

羅得的妻子:回望的鑑戒

上帝因所多瑪和俄摩拉居民的罪大惡極而要毁滅這兩個城市。祂派遣兩位天使去羅得那裏,要拯救他們。天使吩咐他們要逃到城外,且嚴令他們一家「不可回頭看!」(創19:17)可是兩城被火包圍之際,羅得的妻子卻在途中回頭看,結果便瞬間化為鹽柱(創19:26)。

這悲劇的發生並非出於羅得妻子的一時好奇,乃顯露她內心對罪惡之城的眷戀 — 正如主耶穌警戒:「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路17:32)其實,我們或多或少也像羅得的妻子一樣,雖已蒙恩得救,卻對舊日的罪中之樂依依不捨。我們雖不致驟成鹽柱,但若在屬靈路上進一步退兩步,終將失去屬主生命的豐盛和福份。

願主透過這幾位聖經中的女子,讓我們看到,不管面前的挑戰和壓力有多大、價值觀有多不同、罪的牽引有多厲害,那位使底波拉得勝、悅納馬利亞奉獻,及嚴懲羅得妻子的神,今日仍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帶領我們作合乎主用的好兒女!

~ 完 ~

相關文章
聖經中的婦女 (一) 路得、亞比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