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位聖經學者的研究,聖經大約有關於170位婦女的記載(有說137位,因為聖經會用多過一個名字稱呼一個人)。現嘗試分兩次思想其中5位,體會神在她們生命中的引導和美意。
路得:超越血緣的忠誠
在士師時期,因猶大伯利恆有飢荒,拿俄米及其丈夫、兩個兒子便移居到摩押地,之後亦給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生活尚算不錯。但好景不常,她的丈夫及兩個兒子相繼離世,拿俄米悲痛之餘,決意從摩押歸回故鄉。當她勸媳婦們回娘家時,她們起初不為所動,但最後大媳婦選擇離開,而小媳婦路得卻執意相隨:「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得1:16)這份超越親情的忠誠,使這位外邦女子來到了伯利恆。由此,路得與拿俄米的這段婆媳關係,就成了此書卷的最動人之處。
說實話,當「過埠新娘」已經不易,但總算有愛錫她的丈夫在旁;但路得要做的是「過埠媳婦」,實在是難上加難,也間接說明她對婆婆拿俄米的愛有多深。當拿俄米對路得拾麥穗的提議僅回應「你只管去」,而非跟她同去時,路得卻不但努力尋找門路,讓自己吃飽,更不忘在家中的婆婆,帶了不少食物回去。對拿俄米來說,路得帶回的不僅是豐富的食物,更是破碎家庭重獲溫暖的盼望。其後,路得遇上欣賞她的財主及親屬波阿斯,兩人終成眷屬,並且生了一子俄備得,就是大衞的祖父。路得和波阿斯因為「轉房婚」的關係,他們的長子便成了路得亡夫瑪倫的繼承人、拿俄米的孫兒,藉此,拿俄米夫家本來絕後的遺憾,便得以彌補了。難怪有人說拿俄米有如此媳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 (路得記4:15)。這見證提醒我們:在看似困絕的境遇中,神仍能藉人的順服賜下恩典之路。
亞比該:危局中的睿智
撒母耳記描繪了截然不同的夫妻:剛愎兇惡的富豪拿八,與他「聰明俊美」的妻子亞比該(撒上25:3);一朶鮮花插在牛糞上的畫面歷歷在目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當大衞被撒母耳按立為王之後,卻被當時的王掃羅趕盡殺絕。大衞因逃避掃羅的追殺,走遍森林曠野,並聚集了不少與他一樣的失意人。他們雖然都是散兵游勇,但與大衛之間的兄弟情誼,卻有點像梁山好漢,日後也成為大衛正式登上王位的幫助。不難想像,一大群人要生活在曠野自是困難,他們不惜以「陀地」的角色「保護」當地牧羊人,來收取一些「保護費」。大衛知道拿八在迦密,便吩咐人到他那裏向他請安,並因曾施予拿八的牧羊人及羊群「保護」,而向拿八取點食物。雖然聽起來真有點江湖味道,但聖經在好幾節之後寫出拿八僕人的見證,說大衛的人那時實在對他們很好,作他們日夜的保障。但拿八不但不感恩,還出言侮辱,暗指大衛是「悖逆主人奔逃的僕人」。大衛知道後怒不可遏,並向神發誓要把拿八及他所有的男丁殺死。
拿八的僕人有感事態嚴重,便怱忙去找亞比該。亞比該二話不說便命僕人備食物、攔大軍、伏地陳詞。她以真誠跪在大衛跟前認錯,把拿八所犯的錯誤扛在自己身上,承認拿八本身就是一個愚頑的人。她不但以超凡智慧化解滅門之禍,更指出復仇之舉將玷污神對大衛的命定:「我主現在若不親手報仇流無辜人的血,到了耶和華照所應許你的話賜福與你,立你作以色列的王,那時我主必不致心裡不安。」(撒上25:30-31)可見她的屬靈眼光和說話藝術實與先知拿單不相上下。
結果,亞比該在壓迫環境中的清醒與勇敢,不僅拯救了拿八所有男丁,還保留了大衛在這事上的清白,更使她在拿八遭神擊打後成為大衛之妻。
永恆不變的眷顧
路得在平凡中活出堅貞,亞比該在危機中彰顯睿智。她們的生命軌跡雖異,卻同樣見證著神在歷史中信實不變的引領和施恩眷顧。當我們讀這些故事,絕非遙望古代的楷模,乃是看見那位今日仍在卑微處動工、在危局中開路的永恆主。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