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08 月 17 日

1030
分類:講道摘要

Seeking

困苦中的預備 IX 還是要警醒

講道經文:可十三1-23 

承上文,讓我們繼續了解第十三章全章的結構內容。當經文到了24-37節,便進入有關末世的的討論,也來到了十三章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是耶穌從耶路撒冷聖殿即將被毀、信徒被逼迫的一個 Close Up「近鏡視距」,推延到世界終末的 Long Shoot「遠鏡視距」的一個講論。

十三24-37可分為三部分:

1)人子再臨的預言。十三24-27
2)無花果樹的比喻。十三28-31
3)提醒信徒必須警醒。十三32-37

人子再臨的預言 

緊貼著1-23節的一段,即24-27節,是描述耶穌再臨的時候,經文形容那時候的天象會有極大的變異;這裡的形容,對於熟悉舊約先知書的猶太讀者來說,毫不陌生,在短短如詩體的記載中,其實包含了:

以賽亞書十三9–13
但以理書七13
以西結書卅二7-8;卅九25-29
約珥書二10、31;三15
阿摩司書八9
撒迦利亞書十三26,十四62

短短幾節經文就驚人地引用了多個舊約先知書的記載,動機很明顯,就是借猶太文獻中天啓意象,來強調人子降臨的情景,把舊約的指涉等同於但以理所預言人子降臨的日子。就如但七13 所講:「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着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相應在可十三26所描述的,則是在一切災難過了之後,「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那時,「日頭要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這些天象的突變固然可以按字面意思解釋,但在舊約聖經裏,當描述到天象突變時,也是象徵一個政權的敗落。(例如:賽十三10「天上的眾星群宿都不發光;日頭一出就變黑暗;月亮也不放光。」指的就是巴比倫的覆亡)對照前文所說的那些異端,到處說著「基督在這、在哪」的人而言,這𥚃所記的「駕雲降臨」卻是明明可見的,不需要揣測、不需要懷疑的。所以亦可把這段落理解為:當耶穌再來時,地上一切的政權都要敗亡,而且「他要差遣天使,把他的選民,從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都招聚了來。」(十三27)這也指明福音已廣傳地極,亦即猶太人和外邦人同蒙此福音的時候了。

無花果樹的比喻 

在這段落之後,耶穌就說了無花果樹的比喻。「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28節) 耶稣是用一個自然現象來說明他的話:你看見樹木發芽的时候,就知道夏天近了;同樣地,當你看見耶稣在预言中所提的「這些事」,就知道人子近了,基督快来了。 

提醒信徒必須警醒

32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 33 你們要謹慎,警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 34 這事正如一個人離開本家,寄居外邦,把權柄交給僕人,分派各人當做的工,又吩咐看門的警醒。35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甚麼時候來,或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或早晨。 36 恐怕他忽然來到,看見你們睡着了。 37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要警醒!』」

你必然留意到,這段的解釋和比喻,正正是與前半部份(十三1-23 三次強調信徒要「謹慎」)作出呼應。而這個首尾呼應,就讓十三章的整個結構和信息,更呈完整。

然而,耶穌說這一大段話,不論是講述祂升天之後會不斷發生種種逼迫、災難、假先知等的事情(近鏡 – 十三1-23),抑或預言祂真正重來時的境況(遠鏡 – 十三24-37),終極目的究竟是什麼?且看下回分解。

~ 待續 ~

相關文章:
困苦中的預備 I
困苦中的預備 II 面對敗絮其中
困苦中的預備 III 神的榮耀要離開了
困苦中的預備 IV 作僕人的要警醒
困苦中的預備 V 災難的起頭
困苦中的預備 VI 行毀壞可憎的
困苦中的預備 VII 不被迷惑
困苦中的預備 VIII 不要錯放焦點
困苦中的預備 X 認清那更重要的
困苦中的預備 XI 謹慎與警醒
困苦中的預備 XII 只要知道誰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