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06 月 22 日

1814
分類:講道摘要

Seeking

困苦中的預備 I

講道經文:可十三1-23 和合本

1 耶穌從殿裏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門徒對他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
2 耶穌對他說:「你看見這大殿宇嗎?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3 耶穌在橄欖山上對聖殿而坐。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暗暗地問他說: 4 「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這一切事將成的時候有甚麼預兆呢?」…

當你讀到馬可福音十三章1-23節的時候,會立即想起《啓示錄》、想起世界終末的時候嗎?又或者想起所謂「大審判日」 (Judgement Day) 的情景?那麼,你對世界終末有什麼看法?是「主耶穌啊!我願你來」(啓廿二20)?抑或想到仍有許多日子未過、有許多事情未做,請先等等?

無論如何,讓我們重新再來查考這段經文,並嘗試從背景和上下文理入手,看看能否得出一些更深刻的理解和提醒。

背景:公元70年聖殿被毀

按學者研究,馬可福音的成書日期大約在公元65-70。這個特別的年分在教會歷史上尤為重要,把我們的焦點帶到本書的寫作對象是誰?作者要透過這書卷向他們傳遞什麼信息?

當時,耶穌已復活升天,使徒建立教會,得救人數天天加增,但隨之而來的是…
1) 基督的跟隨者被猶太教和傳統宗教排斥
2) 羅馬政權對猶太人進行逼迫 – 這是由於以殘暴見稱的羅馬皇帝尼祿在公元54-68,把火燒羅馬的事件歸疚於基督徒,包括猶太人和信主的外邦人
3) 基督信仰與羅馬政府在宗教上的衝突 – 該撒加里古拉(Gaius Caligula;主後37-41)原想立自己的雕像在聖殿,等同位列神明,以顯威勢,幸好在最後關頭被希律亞基帕一世勸止,還未激起猶太人的反抗。及至公元66-73年,猶太人真的叛亂了,引致提多將軍在公元70年攻入耶路撒冷,第二聖殿被軍隊焚毀,只餘下西牆(現今的哭牆)。猶太人也被驅散各地。

以上背景大大影響馬可福音作者的選材,備受內憂外患衝擊著的讀者,也期盼能從作者描述的事情中,找出能讓他們有力面對當前局面的信息。大概就如這篇講章一樣,讀的人也期望能從中得著適時的教導、提醒和勉勵,來應對現實生活中各樣的挑戰。

如此一來,在這充滿凶險困苦的背景之下,馬可福音的作者要對讀者說的,究竟是什麼?仍是末日的景象嗎?

~ 待續 ~

 

相關文章:
困苦中的預備 II 面對敗絮其中
困苦中的預備 III 神的榮耀要離開了
困苦中的預備 IV 作僕人的要警醒
困苦中的預備 V 災難的起頭
困苦中的預備 VI 行毀壞可憎的
困苦中的預備 VII 不被迷惑
困苦中的預備 VIII 不要錯放焦點
困苦中的預備 IX 還是要警醒
困苦中的預備 X 認清那更重要的
困苦中的預備 XI 謹慎與警醒
困苦中的預備 XII 只要知道誰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