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經文:約十三34-35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讓我們繼續來看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的「上文下理」,以更明白耶穌所指的「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是甚麼意思,從而讓我們真正懂得如何跟從這新命令。
如果你手上聖經是有標題的話,你會看到第1-17節的標題是「耶穌為了門徒洗腳」。這段落上次跟大家分享過了;
現在來到第18-38節,這段經文可分為三段,標題如下:
A 耶穌預告猶大賣主 (18-30節)
B 主賜一條新命令 (31-35節)
A’ 耶穌預告彼得不認主 (36-38節)
它們是一個ABA的分段結構。作者約翰就用 A:預告猶大出賣自己 及 A’:彼得不認耶穌,一頭一尾的兩件事,來說明主是怎樣愛我們。
主愛猶大
在第1-30節(包括了洗腳一段),耶穌知道猶大要賣祂,但主仍一次又一次的給他回轉的機會,洗他的腳,與他同坐席,其後又蘸一點餅給他吃。換轉是你,大概…話不投機半句多,食飯?廣東話說:「背脊骨落」啊!免了!弟兄姊妹,耶穌的愛是何等的忍耐包容呀!
主愛彼得
對彼得也是一樣。耶穌雖指出他要三次不認自己,但耶穌只是提醒他,並沒有責備的含意,因為主愛彼得,也愛猶大,祂願意給他們的回轉的機會,期待他們臨崖勒馬,回到主的身邊。
可是,猶大和彼得二人的結局大不相同:一個硬著心,漠視主的愛,然後而走入黑暗中;一個因主回頭一看,(路廿二61-62記載耶穌被捉到大祭司的宅𥚃,在三次不認主之後: 「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 ,彼得恍然大悟,痛悔大哭,最後重新被主再用。
主的愛帶著饒恕
但無論是猶大抑或是彼得,主的愛都沒有離開過他們,祂的愛是永不止息的,帶著無限的忍耐和包容,我們看到主耶穌並沒有責怪他們,對主耶穌而言,沒有一個人的失敗和過錯是主耶穌所不能饒恕的。釋經學家巴克萊曾說:「任何一種愛,若沒有學會饒恕的話,結果便會由枯萎而至消失。」
約翰福音的作者就是用這結構,來包住「新命令」這段經文,及連貫上下文全段的中心思想。這「新命令」就是:我們要以主耶穌對猶大和彼得的愛來「彼此相愛」。
~ 待續 ~
相關文章:
也許⋯相愛很難 I
也許⋯相愛很難 II 愛上主 愛鄰舍
也許⋯相愛很難 III 愛人如己包括…
也許⋯相愛很難 IV 耶穌如何愛你
也許⋯相愛很難 VI 但這是命令
也許⋯相愛很難 VII 照主對我們的愛去愛
也許⋯相愛很難 VIII 彼此相愛就是記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