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2 月 06 日

577
分類:信仰百題

TP

從以利亞的生命看靈性掙扎 II

承上文,當人面臨重大事件時,會承受著心理、情緒、人際等方面的壓力,信仰和靈性也會受到挑戰,人生容易失去方向,甚至會質疑上主,落入靈性掙扎的境況之中。

聖經中即使偉大如以利亞先知,也曾經歷靈性掙扎。根據列王紀上十七至十九章,以利亞以勇氣迎向亞哈王,並以一人之力,在迦密山上與四百五十位巴力先知決一勝負。以利亞憑藉上主的幫助得到勝利,卻引致耶洗別要在一天之內殺死他。這個消息令以利亞驚惶失措,也令他決心逃亡躲避耶洗別。就是在這一連串的重大事件後,以利亞經歷他人生中的信仰考驗…

沉重壓力下的身心反應

以利亞的體力處於極度過勞至「枯竭」的狀態。迦密山一役,除了耗盡了心力,以利亞的屬靈能力也差不多耗盡。以利亞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心理狀態,身邊也沒有人能幫他察覺。他所面對的政治處境、不擅長與人合作的人際關係、耶洗別的追殺,以及靈性大受打擊等問題,都累積在一起。

當以利亞發覺迦密山的勝利,並未能叫所有拜偶像者悔改回轉歸向上主,他內心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包括失望、氣餒、無助和哀傷。以利亞抱著認命的態度,覺得自己束手無策,茫無頭緒。他感到再沒有能力去面對或改變甚麼,事情好像已發展至不能逆轉的局面。以利亞因而選擇從群眾抽離,逃避一切,但抽離後發覺自己更加失落和孤單。他找不到可信任的人來陪伴和關心自己,也沒有人能給他傾訴、沒有人能明白和接納自己,甚至支持自己。

面對著所遇到的苦惱和對未來的畏懼,以利亞的情緒出現焦慮、緊張、擔心和不安。創傷性事件所帶來的一切問題,讓以利亞感覺自己被上主拋棄,也開始忘記自己的存在,甚至與自己的內心失去聯繫。當以利亞覺得自己並不比他的列祖強,他的羞恥感令他覺得自己很差勁、很失敗,因而討厭自己和憎恨自己。以利亞也感到憤怒,因他認為自己受到不公義的傷害。當以利亞困在沒有出路的憤怒中,加上他無法說出所受到的傷害、挫敗,以及被壓抑下來的悲傷、苦澀和痛苦,便產生了怨恨,導致出現求死的傾向。

靈性掙扎下的心靈扭曲

在創傷性事件下,以利亞出現了靈性掙扎。他對上主、對人,和對自己的關係,都出現了矛盾和變化。在信仰方面,以利亞的人生和生命遇到重大危機和困難,因著他的困苦經驗和心理傷害,他覺得自己與上主的關係變得有張力。以利亞或許對上主失去信心和盼望,他感到焦慮,對上主產生埋怨和憤怒,甚至向祂提出抗議,因他感到自己承受被人追殺的痛苦,覺得被上主拋棄或懲罰。他對信仰產生懷疑,也許懷疑上主的善良和仁慈,以及不能相信上主為何會容許這些事情發生在他身上。以利亞也懷疑上主的能力是否真的能控制事情的發生,甚至質疑祂的存在。這些一切質疑可能放在以利亞的內心,但因自己對上主有所顧忌,故不夠膽量和勇氣向祂傾訴,只有說出「耶和華啊,現在已經夠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吧,因為我並不比我的列祖好」(王上十九4)

以利亞也困在人際關係的掙扎中,站在先知的立場,以利亞不滿亞哈王和王后耶洗別的所作所為,因他們領導北國人民走向敗壞,引致道德淪亡、偶像林立、得罪上主和違背祂的律例典章。這涉及社會政治議題和道德價值,也涉及上主子民的靈性和信仰。以利亞敵對和責罵拜偶像的人是理所當然的,卻為他個人的靈性帶來張力和傷害,覺得自己已從信仰的群體中分割出來。從客觀角度來看,以利亞可以接受從人而來的幫助和安慰,從而在當中獲得安全感和平靜安穩,以致能共同承擔使命,互相信任等,但他沒有請求別人協助,又忽略隊工,單獨行事。以利亞更在關鍵時刻,離開了一直照顧他的僕人,令自己更加孤立無援。

以利亞一心只想為上主效力,為上主指派他擔當的使命和任務而活。自迦密山一役,他並沒有覺得滿足,反而令他感到挫敗、絕望、沮喪、無能為力、自憐、失去自信和自尊,引致意志動搖,覺得生命沒有意義。從以利亞呼喚上主的那句說話,可體會到他心中的悲傷、自責和無法面對上主的羞恥感。他甚至很討厭和憎恨自己,把自己的生命困於悲傷中,以致出現求死傾向。以利亞難以坦誠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難以謙卑到上主面前,也難於向上主承認自己的靈性軟弱和掙扎,因為他心裡只想與自己的列祖比較,所以難於經歷真我和聆聽自己內心的需要,以致對自己的身分感到迷惘,也對自我價值的判斷出現扭曲。

上主面對祂所愛的僕人陷入如此痛苦掙扎中,祂將如何介入,以幫助他走出屬靈困境,讓他進一步認識這位掌管我們人生的上主?

~ 待續 ~

相關文章:
從以利亞的生命看靈性掙扎 I
從以利亞的生命看靈性掙扎 III上主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