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07 月 27 日

575
分類:講道摘要

Seeking

今晚食乜餸 V 選擇了上好福分的是誰?

講道經文:路加福音十38-42

路十42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這是整個故事,即全段的最後一句,在這𥚃耶穌提醒馬大,也提醒我們,只有一件事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就是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馬利亞為何能選上?她是甚麼人?

伯大尼的馬利亞 

這個伯大尼的馬利亞,正如我在上文提出的,她的表現與一般近東的婦女大不相同,她沒有被什麼傳統規範住,她似乎一直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從來不怕面對別人的眼光、說話,甚至衝擊。馬利亞在福音書總共出現了三次:

1) 接待耶穌 (路十38-42)  

第一次,在今日的經文裡,沒有記載她説了什麼,在姊姊馬大責難時也沒有為自己辯護什麼,她只是安靜地「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

2) 弟弟拉撒路死了 (約十一1-46)

第二次,拉撒路死了,耶穌來到伯大尼,約十一20-22「 馬大聽見耶穌來了,就出去迎接他;馬利亞卻仍然坐在家裏。馬大對耶穌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上帝求甚麼,上帝也必賜給你。」,

馬大的發問,似是有所期待,然而你看第20節,馬利亞仍然坐在家裡。究竟何以她不像馬大知道耶穌來,就立即出去相迎?(聖經沒說她有什麼原因,作者也沒有作出估計);直至姐姐來呼喚她:「「夫子來了,叫你」,她才出去俯伏在他腳前,說:「主阿,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十一28, 32) — 然後耶穌見她哭,也就哭了。

馬利亞在這裡的表達,仍然是在哀悼?抑或是在觀察、沉澱整件事情?還是…「等待」著甚麼在她對耶穌的說話中,清楚表達她知道耶穌的大能,但她卻沒有如馬大一樣,額外要求耶穌立即做些什麼。若是我們會如何?若明知大能的主就站在我們面前,我們怎會不快快把自己的心願傾巢而出,祈求祂立刻「為我們」搭救解難嗎?

3) 用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 (約十二1-8)

第三次,即最後一次,也是我們對馬利亞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她用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你必然記得門徒中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她做這事非常浪費,那些香膏若用來換作銀子賙濟窮人,那有多好。這𥚃聖經也沒有記錄馬利亞解釋什麼,她只是默默地去做這事而已。

從上面三次的描述,你得出了什麼印象?這馬利亞是個怎樣的人?

~ 待續 ~

相關文章:
今晚食乜餸 I
今晚食乜餸 II 接待的傳統
今晚食乜餸 III 只得我一人力撐
今晚食乜餸 IV 不要思慮煩擾
今晚食乜餸 VI 讓主居首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