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行 第1章 萬物之源
第 1章 萬物之源
第一部/創世記:天父世界 頁35
按此進入👉 YouTube版
第 1章 萬物之源
主題經文:起初神創造天地。(創一1)
思想問題:
- 【選擇題】本章一開始就說:「『起初神創造天地』是創世記首個標題,並非一句敘述性質的報導。」請問甚麼是「標題」?
- 題目,下文才是作者開始敍述的內容;或
- 標語,作者一開始就給我們一個口號,方便記憶
- 【選擇題】「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三十三9)帶出本章最核心的主題,請問這主題是甚麼?
- 上帝在宇宙之上終極的主權;或
- 宇宙的創造非常容易,說有就有
- 【選擇題】「六日創造是平行的文學結構」,作者就此提出「第一天」和「第四天」是一組,「第二天」和「第五天」是另一組,而「第三天」和「第六天」是最後一組,請問這三組分別彰顯上主哪方面的權能?
- 「第一、四天」上主造光,「第二、五天」上主造穹蒼/空氣/天,以及水/海洋,又造飛禽水族,「第三天」和「第六天」上主造旱地和植物,又造動物和人。「六日創造」要顯明上主能造萬物,有大能又有條理;或
- 「第一、四天」把猙獰恐怖變為恬靜,管理和分別光明和黑暗;「第二、五天」為水定界限,使淵洋成為可供棲身的家園;「第三、六天」把亂七八糟/邪惡扭轉為「各從其類」的井然有序。「六日創造」要顯明上主以大能改變黑暗、深淵和混沌。
- 【默想】上主能以大能改變黑暗、深淵和混沌,也能讓你的性情習慣、工作事業、婚姻家庭、教會生活…得到重整、更新和改變嗎?
- 【默想】面對「罪惡雖然好像得勝」的時候,作者建議讓「這是天父世界」這首詩歌再次在腦海中徘徊,這是甚麼意思?這首詩歌和「起初,神創造天地」對你有何提醒和意義?
(本章【選擇題】答案在下一章)
補充資料及經文出處:
- 「神就造出空氣……神稱空氣為天」(一7~8)
- 有聲版為講說流暢,省略了以下顏色部分:
因為根據經文的記載,「天」不是在一開始就被造的,而是在第二日才造成:「神就造出空氣……神稱空氣為天」(一7~8)。「空氣」一詞在其他經文是「穹蒼」,好像「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詩十九1);假如此處譯作「神就造出穹蒼……神稱穹蒼為天」,意思便更清晰了。至於「地」更要到第三日才出現:「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神稱旱地為地」(一9~10)。 - 「世界乃由上帝之言而造、致所言者、非由可見者而成也」(來十一3,《文理本》)
- 「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三十三9)
- 「(我)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太八8~9)
- 「從無造有」(creatio ex nihilo)的神學教義
- 「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權柄統管萬有」(詩一○三19)
- 「而那地,它原是亂七八糟,並有黑暗在深淵之上;上帝的靈也正撲擊在大水之上」(創一2 直譯)
- 「海也不再有了」(啟二十一1)
- 「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太二十四15;可十三14)
- 「使無變為有之神」(羅四17)
- 「造光又造暗」(賽四十五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