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行 第40章 脣齒相依:領袖與會眾之間
第40章 脣齒相依:領袖與會眾之間
第四部/民數記:國度子民的養成 頁203
按此進入👉 全書目錄
第40章 脣齒相依:領袖與會眾之間
他(亞倫)站在活人死人中間,瘟疫就止住了。(民十六48)
思想問題:
- 【選擇題】民數記第十六章記載了在曠野接連兩次以色列的叛逆,有何特別之處?
- 這兩次叛逆來勢洶洶,上主的審判更是異常嚴厲、前所未見;或
- 這兩次叛逆的參與人數只得小猫幾隻,無甚影響。
- 【選擇題】可拉一黨的叛逆,是領袖謀反,格調和層次自然與眾不同。他們謀反所針對的是誰?
- 摩西;或
- 亞倫。
- 【選擇題】作為大祭司,亞倫在神的審判來到,瘟疫開始發生,成千上萬的百姓相繼倒下時,他做了甚麼?
- 依從摩西所說的,戰戰兢兢拿起盛著壇火的香爐,不顧一切地跑進會眾當中,勇敢果斷肅立在活人和死人之間;或
- 既然俯伏求情無濟於事,就站在一旁,讓神親自為他所受的屈辱刑罰百姓。
- 【默想】我們不用等到亞倫的手杖發芽開花,就能肯定他是上主所揀選的。若說這不是因為他在瘟疫一事上表現出色,那是為何?
- 【默想】祭司和利未人「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原因是要他們特別窮困嗎?我們作為會眾,神家的一份子,應如何與教會的牧者們彼此支持和配搭?
(本章【選擇題】答案在下一章 // 上一章答案:1. 2. 2.)
補充資料及經文出處:
- 民數記第十六章記載了在曠野接連兩次以色列的叛逆: 先是利未人可拉、流便支派三個家族和百姓中二百五十名領袖聯手作亂(1~40節);然後是全會眾發怨言攻擊摩西和亞倫(41~50節)。這兩次叛逆來勢洶洶,上主的審判更是異常嚴厲、前所未見(29~30、49節)。
- 「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3節)
- 「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出十九6)
- 「你將我們從流奶與蜜之地領上來,要在曠野殺我們……並且你沒有將我們領到流奶與蜜之地,也沒有把田地和葡萄園給我們為業。難道你要剜這些人的眼睛嗎?」(13~14節)
- 「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十二19)
- 「你們殺了耶和華的百姓了。」(41節)
- 「會眾聚集攻擊摩西、亞倫的時候,摩西和亞倫轉向會幕」(42節,《和合本修訂版》)
- 上主首先提醒亞倫…這職分必須與全利未支派的「弟兄」一同履行(十八1~7)。
- 我們記得亞倫是利未支派哥轄宗族暗蘭的兒子(出六18~20);為首作亂的可拉也同屬哥轄宗族,他是暗蘭的弟弟以斯哈的兒子(十六1)。也許這是為什麼上主特別要提到「你父家」(十八 1,《和合本修訂版》)的原因。
- 上主叮囑祭司和利未人「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十八20、24)
- 他們的收入並非來自耕種田地或牧放牛羊,而是百姓的祭禮和十一奉獻(十八8~24)
- 利未人從其他支派收下的十一奉獻,要在其中再取出十分之一,歸給祭司(十八25~32)
- 用紅母牛的灰製成「除污穢的水」(9節)
- …從祭司取來「除污穢」的水或灰(12、17節)潔淨自己,否則要從會中被剪除(13、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