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行 第38章 領袖如何自處?
第38章 領袖如何自處?
第四部/民數記:國度子民的養成 頁195
按此進入👉 全書目錄
第38章 領袖如何自處?
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民十一23)
思想問題:
- 【選擇題】民數記十一、十二章,記載了頭一週內的三件大事,頭一件事發生於「他備拉」,敘述百姓「發怨言」,結果是…?
- 上主發怒降火,到了他們中間,傷亡慘重;或
- 上主發怒降火,要警告他們,因火只焚毀了營地的外圍,未有造成任何傷亡。
- 【選擇題】百姓要求吃肉的經過,只佔民數記第十一章不到一半的篇幅,那麼另一半的焦點是…?
- 上主的刑罰;或
- 摩西的領導。
- 【選擇題】在以色列悖逆和上主的怒氣中間,民數記要我們留意…?
- 作為上主僕人的摩西的無奈與忿怒;或
- 作為上主僕人的摩西的回應自處:他為人代求、向上主坦率訴苦、遇上攻擊時忍耐克制、聽憑主怒。
- 【默想】百姓一年來每天經歷嗎哪供應,竟仍抱怨說:「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你覺得嗎哪在他們眼中是甚麼?這也是我們常有的抱怨嗎?
- 【默想】摩西為何能夠做到「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是因為他知道上主一定會為他出頭嗎?
(本章【選擇題】答案在下一章 // 上一章答案:2. 2. 1.)
補充資料及經文出處:
- 上主對摩西有關逾越節和製造銀號的最後三段吩咐(九1、9,十1)
- 按照摩西後來回憶,這段曠野的路其實只有十一天(申一2)
- 頭一週內的三件大事,分別發生於「他備拉」(十一1~3)、「基博羅.哈他瓦」(十一4~34)、和「哈洗錄」(十一35~十二
15)。 - 百姓「發怨言」(十一1),這動詞在舊約中只出現過另外一次(哀三39),或可理解為「投訴」。投訴什麼呢?經文沒有明說;「他們的惡語」原文只有一個字:「惡」,應指「苦處」(《呂振中譯本》)或「艱難」。
- 「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十一6)
- 這些貪得無饜、似是而非的閒言閒語,難怪再次惹動上主的怒氣,招來「最大的災殃」(十一33)。
- 其實,百姓要求吃肉的經過,只佔民數記第十一章不到一半的篇幅(十一4~6、18~23、31~34),另外一半經文的焦點在摩西的領導(十一10~17、24~30)。
- 第十二章報導摩西的兄姊毀謗他時,同樣也刻意突出了摩西的「謙和」,並上主「與他面對面說話」(十二3、7~8)的事實。
- 我們看見摩西在祈禱;他為「投訴」的百姓代求(十一2),更哀求上主醫治批評他的米利暗(十二13)。
- 民數記清楚指出,屬靈領袖的職事不在指責,而是代禱(徒六4)
- 作為領袖,我們甘心「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五44)嗎?
- 摩西的祈禱,除了代求,也包括了他向上主坦率的訴苦和懷疑(十一10~15、21~23)
- 「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太六6)
- 「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十二19)
- 「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十一29)
- 「在我全家盡忠的」(十二7)
- 「為何不懼怕呢?」(十二8)
- 「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十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