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行 第37章 上主的見證人
第37章 上主的見證人
第四部/民數記:國度子民的養成 頁189
按此進入👉 全書目錄
第37章 上主的見證人
耶和華對摩西說:眾領袖為獻壇奉獻供物,每天要有一個領袖前來奉獻。(民七11,《和合本修訂版》)
思想問題:
- 【選擇題】在民數記一至十章共二十二次出現「上主吩咐摩西說」,而第七章出現的一句卻是甚麼,以突出它的與眾不同?
- 「摩西對上主說」;或
- 「上主對摩西說」,雖然焦點同樣是上主的說話,卻突顯出這一章的內容不是由上主「吩咐」而來的。
- 【選擇題】十二支派領袖的奉獻清單,是聖經最冗長重複的紀錄檔案,要表明…?
- 舊約經文笨拙累贅;或
- 有特別的主題要表達,因在希伯來敘事文體的技巧中,重複從來都不等同笨拙累贅。
- 【選擇題】奉獻並非由上主吩咐,而是族長約定的一致行動,他們的行動包括…?
- 每天只有一個支派的領袖前來,先後次序跟一個月後人口統計分隊安營行軍的次序完全吻合,且都獻上相同的供物,象徵他們無分彼此的團結;或
- 各個支派爭先趕到,各人獻上自己精心設計的供物,各出奇謀爭取上主悅納。
- 【默想】第八章的「利未支派的奉獻」,與「十二族長的奉獻」前後呼應,互相輝映。今天,教會同工和信徒都有其不同的奉獻,同樣表達出彼此造就和配搭嗎?
- 【默想】聖所內的金燈臺是上主子民在列國中的見證。在教會中的你,也能見證上主,在這世代中發光嗎?
(本章【選擇題】答案在下一章 // 上一章答案:2. 1. 2.)
補充資料及經文出處:
- 在民數記第一~十章共二十二次「上主吩咐摩西說」*註1 的上下文中間,第七章出現的卻是「上主對摩西說」(共兩次—七4、11;參三40)。
- 會幕和祭壇分別為聖是在第二年正月初一(出四十2、17),應該發生於上主吩咐統計人口(一1)的二月初一之前。
- 十二支派領袖的奉獻清單(七12~88),是聖經最冗長重複的紀錄檔案。
- 「六輛篷子車和十二隻公牛……奉到帳幕前。」(七3)
- 經文於此特意說明,聖所內的物件只能用肩扛抬,不可用牛車運載(七9);這也是日後大衛所犯的錯誤,令烏撒意外伸手觸摸約櫃而招來殺身大禍(撒下六1~8;參民四15)。
- 這次上主指示摩西說:「每天一個首領,每天一個首領。」(七11,直譯)
- 看來經文在強烈暗示,首領都樂意「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二34)去行。
- 這些族長不但身為支派的統領,也同時是「以色列的眾首領」(七2、84)。
- 上主教導亞倫如何燃點金燈臺上的七盞燈(八1~4)
- 猶太拉比辣什(Rashi)認為這是因為亞倫和利未支派沒有參與首領奉獻,深感不安,上主遂再次肯定他們的身分,其實在百姓中間最為尊貴。拉比看經文焦點不在「燃燈之例」,是非常準確獨到的觀察;第八章三段上主吩咐(八1、5、23)把亞倫和利未人連在一起,這無疑才是討論的旨趣所在。
- 利未人乃「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頭生的」(八18)
- 「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賽四十九6)
- 教會是基督的「金燈臺」(啟一11~12)
- 「興起,發光!」(賽六十 1)
- 註1.
十一段敘事:「上主吩咐摩西說」
一 1~47 十二支派二十歲以上男丁人數
一48~54 利未支派不可計算在其中
二1~34 十二支派行軍安營的次序
三1~4 祭司亞倫的四個兒子
三5~10 利未支派幫助祭司辦理會幕的事
三11~13 利未人代替以色列的長子
三14~43 利未支派男丁與以色列長子人數
三44~51 贖回多出的二百七十三個長子
四1~16 哥轄子孫的職責
四17~20 祭司管理以免死亡
四21~49 革順和米拉利子孫職責及利未支派事奉人數十一段訓誨:「上主吩咐摩西說」
五1~4 不潔之人
五5~10 認罪賠償
五11~31 疑妻不貞
六1~21 拿細耳人
六22~27 祭司祝福
八1~4 亞倫點燈
八5~22 分別為聖
八23~26 事奉年歲
九1~8 守逾越節
九9~23 延遲守節
十1~36 兩支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