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行 第26章 贖罪日的真義
第26章 贖罪日的真義
第三部/利未記:成為聖潔的子民 頁141
按此進入👉 全書目錄
第26章 贖罪日的真義
但那拈鬮歸與阿撒瀉勒的羊,要活著安置在耶和華面前,用以贖罪,打發人送到曠野去,歸與阿撒瀉勒。(利十六10)
思想問題:
- 【選擇題】在贖罪日中,大祭司要預備五隻牛羊,而其中有一隻公牛犢,是用來做甚麼的?
- 是用來為大祭司和他本家作贖罪祭的;或
- 是用來給大祭司和他本家吃用的。
- 【選擇題】在贖罪日的十項禮序中,其中第二項是把兩隻公山羊拈鬮,一隻歸耶和華、另一隻歸阿撒瀉勒,從聖經的其他經文中,我們可知「阿撒瀉勒」是甚麼?
- 妖魔鬼怪的名號;或
- 不知道,因為「阿撒瀉勒」這字只唯一出現在「贖罪日」這段經文中。
- 【選擇題】若「歸阿撒瀉勒」是等於「帶到無人之地」,那麼,這禮儀的意思是…?
- 人要贖罪就要把動物「放生」積德;或
- 要保證「罪」不能再次出現在以色列百姓中間,即是要人牢記操練:逃避私慾、遠離試探。
- 【默想】按照猶太曆法,每年七月初十是「贖罪日」,上主子民以禱告悔罪來開始新的一年。這蘊含甚麼意義?對你有何啟發?
- 【默想】禮序中把一隻公山羊歸耶和華、一隻歸阿撒瀉勒,意思是要教導我們,在「回轉認罪、與上主和好」的同時,必須要「逃避私慾、遠離試探」,那麼,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逃避私慾、遠離試探?
(本章【選擇題】答案在下一章 // 上一章答案:1. 2. 2.)
補充資料及經文出處:
- 按照猶太曆法,每年七月(即陽曆九月)初一(Rosh Hashanah,「歲首」)到初十(Yom Kippur,「贖罪日」),上主子民都是以禱告悔罪來開始新的一年。
- 這一天,祭司利未人要預備五隻牛羊:包括一隻公牛犢(為大祭司和他本家作贖罪祭,6、11節)、兩隻公山羊(為全會眾贖罪,5 節)、和兩隻公綿羊(分別為大祭司和百姓作燔祭,3、5、24 節)。整個「贖罪日」的禮儀(3~28 節)共有十項一絲不苟的程序,由大祭司親自主持施禮:
一、洗身穿戴聖服,奉上公牛;二、為兩隻公山羊拈鬮,一隻歸耶和華、另一隻歸阿撒瀉勒;三、宰那公牛,拿香爐進入聖所,彈血於約櫃的施恩座前;四、宰那歸耶和華的公山羊,照樣彈血於施恩座前;五、取那公牛和公山羊的血,抹在祭壇四角,並彈血於壇上;六、奉上那另一隻活著的公山羊,按手認罪,派人送往曠野;七、換衣服,用水洗身;八、獻兩隻公綿羊作燔祭;九、把贖罪祭牲(公牛和公山羊)的脂油燒在壇上;十、把贖罪祭牲(公牛和公山羊)的皮肉搬到營外焚燒。
- 獻燔祭和贖罪祭的步驟早有規範(一10~13、四1~21),就連贖罪祭牲的肉是否可供祭司吃用也有明確訓令(六24~30)。
- 阿撒瀉勒(Azazael)
- 猶太拉比也注意到,「歸阿撒瀉勒」跟「到曠野去」(十六 10)相連,認為「阿撒瀉勒」或等如「荒蕪之地」(《米示拿》「贖罪日」篇67b);若參考舊約古譯本,《七十士譯本》和《武加大譯本》等古卷,它們都作「放生」解,這也是一五三○年丁道爾(William Tyndale)英譯「代罪羔羊」(scapegoat= the‘escape-goat’)的典故。
- 「亞倫……要把那隻活著的公山羊奉上。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把這罪都歸在羊的頭上,藉著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曠野去。要把這羊放在曠野,這羊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帶到無人之地。」(十六 20~22)
- 百姓的贖罪祭(十六5)
- 「把贖罪祭的公牛奉上」(十六6)
- 「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猶23)